六朝陶瓷论集

六朝陶瓷论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谢明良
出品人:
页数:548
译者:
出版时间:2019-1
价格:8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5666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魏晋南北朝
  • 陶瓷
  • 艺术史
  • 考古学
  • 社会史
  • 有无丛书
  • 2019艺术史
  • 六朝陶瓷
  • 陶瓷研究
  • 考古学
  • 历史文献
  • 中国艺术
  • 古代工艺
  • 文化研究
  • 学术论集
  • 文物鉴赏
  • 史学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六朝陶瓷史研究不仅是理解六朝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辅助数据,也是理解东汉以来陶瓷发展变迁以及隋唐陶瓷渊源等重要课题之不可或缺的基础数据,具有承先启后的重大意义。

多数研究者以浙江省越窑系青瓷来概括整个六朝南方青瓷,然而越窑研究日益精进,各地区六朝墓出土的陶瓷也渐受瞩目,包括造型、装饰特征,以及墓葬中的组合或作品本身材质、制作工艺等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了全面理解六朝陶瓷的发展轨迹,作者采取分区研究的方法,将陶瓷史所呈现的现象有效地结合到历史学的领域之中,并进一步提供理解六朝时期不同地区历史文化现象的线索。

作者简介

谢明良,1955年生于台北市,日本成城大学文学博士。曾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器物处助理研究员、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德国海德堡大学及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特聘教授。

目录信息

序论
上篇 六朝墓出土陶瓷综述
江苏六朝墓出土陶瓷组合特征及其有关问题
江苏六朝墓出土陶瓷的分布及各期的组合特征
器形种类及其与时代的关系
各期青瓷与陶器的消长
出土陶瓷组合与墓葬形制、规模的关系
福建六朝墓出土陶瓷初步探讨
福建六朝墓出土陶瓷的组合特征
福建六朝墓出土陶瓷的造型和装饰特征
福建与其他地区六朝墓出土陶瓷的异同举例
江西六朝墓出土陶瓷综合探讨
东吴墓出土陶瓷
西晋墓出土陶瓷
东晋墓出土陶瓷
南朝墓出土陶瓷
江西和其他地区六朝墓出土陶瓷的比较
魏晋十六国北朝墓出土陶瓷试探
铅釉陶的变迁
墓葬出土青瓷概况和北方青瓷的发展
六世纪北方窑业的传承与动向
中篇 六朝陶瓷的装饰
三国两晋时期越窑青瓷所见的佛像装饰
谷仓罐所见佛像
其他以越窑青瓷为主的陶瓷器所见佛像
综述六朝青瓷褐斑装饰
——兼谈唐代长沙窑褐斑及北齐铅釉二彩器彩饰来源问题
墓葬出土褐斑青瓷的时代、分布及其出土情况
六朝褐斑青瓷的装饰特征及其窑属
褐斑青瓷的产地
隋唐时期褐斑、褐彩青瓷——兼谈长沙窑釉彩装饰起源问题
从六朝褐斑青瓷谈北齐二彩铅釉陶的装饰来源
鸡头壶的变迁
——兼谈两广地区两座西晋纪年墓的时代问题
东吴至西晋时期
东晋时期
南北朝及隋唐时期
广州沙河顶西晋太熙元年墓的时代问题
广西梧州市富民坊西晋永嘉六年墓的时代问题
鸡头壶的用途和名称
下篇 墓葬器物的文化史观察
出土文物所见中国十二支兽的形态变迁
——北朝至五代
中国十二支兽起源研究诸说
出土文物所见十二支兽——北朝至五代
十二支兽的造型地域特征及其演变
读《颜氏家训·终制》札记
七星板

弩牙
玉豚
锡人
粮罂明器
碑志
旒旐
从阶级的角度看六朝墓葬器物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所收文章普遍年代较早,除了一篇1998年发表的文章外,均在1995年之前,推测后来作者的兴趣转移了(应该就是其作品集的另外两本,个人兴趣关系,没收)。前三篇对苏闽赣三省六朝墓葬所出陶瓷的梳理占了全书近一半的篇幅,基本是用类型学手段整理归纳考古材料,恐怕一般读者兴意阑珊(我也头大),而且三文刊行距今接近30年,期间六朝墓葬的考古材料层出不穷,需要增补修订之处必多,作者看来是不准备为之了。剩余文章除了一篇对《颜氏家训·终制》中若干名物的考订外,大抵仍是详列考古材料,进行类型学分期与断代,只是阐释部分稍多一些,可读性尚可,全书总体上马马虎虎吧,扎实但新意不足。

评分

所收文章普遍年代较早,除了一篇1998年发表的文章外,均在1995年之前,推测后来作者的兴趣转移了(应该就是其作品集的另外两本,个人兴趣关系,没收)。前三篇对苏闽赣三省六朝墓葬所出陶瓷的梳理占了全书近一半的篇幅,基本是用类型学手段整理归纳考古材料,恐怕一般读者兴意阑珊(我也头大),而且三文刊行距今接近30年,期间六朝墓葬的考古材料层出不穷,需要增补修订之处必多,作者看来是不准备为之了。剩余文章除了一篇对《颜氏家训·终制》中若干名物的考订外,大抵仍是详列考古材料,进行类型学分期与断代,只是阐释部分稍多一些,可读性尚可,全书总体上马马虎虎吧,扎实但新意不足。

评分

所收文章普遍年代较早,除了一篇1998年发表的文章外,均在1995年之前,推测后来作者的兴趣转移了(应该就是其作品集的另外两本,个人兴趣关系,没收)。前三篇对苏闽赣三省六朝墓葬所出陶瓷的梳理占了全书近一半的篇幅,基本是用类型学手段整理归纳考古材料,恐怕一般读者兴意阑珊(我也头大),而且三文刊行距今接近30年,期间六朝墓葬的考古材料层出不穷,需要增补修订之处必多,作者看来是不准备为之了。剩余文章除了一篇对《颜氏家训·终制》中若干名物的考订外,大抵仍是详列考古材料,进行类型学分期与断代,只是阐释部分稍多一些,可读性尚可,全书总体上马马虎虎吧,扎实但新意不足。

评分

所收文章普遍年代较早,除了一篇1998年发表的文章外,均在1995年之前,推测后来作者的兴趣转移了(应该就是其作品集的另外两本,个人兴趣关系,没收)。前三篇对苏闽赣三省六朝墓葬所出陶瓷的梳理占了全书近一半的篇幅,基本是用类型学手段整理归纳考古材料,恐怕一般读者兴意阑珊(我也头大),而且三文刊行距今接近30年,期间六朝墓葬的考古材料层出不穷,需要增补修订之处必多,作者看来是不准备为之了。剩余文章除了一篇对《颜氏家训·终制》中若干名物的考订外,大抵仍是详列考古材料,进行类型学分期与断代,只是阐释部分稍多一些,可读性尚可,全书总体上马马虎虎吧,扎实但新意不足。

评分

所收文章普遍年代较早,除了一篇1998年发表的文章外,均在1995年之前,推测后来作者的兴趣转移了(应该就是其作品集的另外两本,个人兴趣关系,没收)。前三篇对苏闽赣三省六朝墓葬所出陶瓷的梳理占了全书近一半的篇幅,基本是用类型学手段整理归纳考古材料,恐怕一般读者兴意阑珊(我也头大),而且三文刊行距今接近30年,期间六朝墓葬的考古材料层出不穷,需要增补修订之处必多,作者看来是不准备为之了。剩余文章除了一篇对《颜氏家训·终制》中若干名物的考订外,大抵仍是详列考古材料,进行类型学分期与断代,只是阐释部分稍多一些,可读性尚可,全书总体上马马虎虎吧,扎实但新意不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