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北島,原名趙振開,一九四九年生於北京,做過建築工人、編輯和自由撰稿人。和朋友於一九七八年在北京創辦文學雜誌《今天》,一直擔任主編至今。自一九八七年起,在歐美多所大學教書或任駐校作家,現住美國加州。其作品被譯成三十種文字,並獲得多種國際文學獎。出版作品有《在天涯》、《失敗之書》。

李陀,現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研究員,《今天》特約編輯。與黃子平合編《中國小說》年選(共四冊)、主編《中國尋根小說選》、《中國實驗小說選》、《中國新寫實小說選》分別在香港和台灣出版、主編《大眾文化研究譯叢》及《當代大眾文化批評叢書》、與陳燕谷共同主編理論刊物《視界》。

出版者:牛津大學出版社
作者:北島
出品人:
页数:584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2
价格:HK$108
装帧:平裝
isbn号码:9780198005629
丛书系列:七十年代
图书标签:
  • 七十年代 
  • 北島 
  • 历史 
  • 李陀 
  • 北岛 
  • 纪实 
  • 人文 
  • 杂文随笔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這是一本收錄了三十篇記憶文字的集子,內容很集中,都是對「七十年代」的追憶和回顧。對很多人來說,那一段歲月雖然不過是三四十年前的事,時間不算很長,可是感覺上,已經是屬於上個世紀的一個非常遙遠的年代了。在那些年代裏究竟發生了些甚麼事,有如影像早已漫漶不清的老照片,只留下了一點依稀的影子,難以辨認,也難以追尋。但是,我們相信,凡是讀過此書的讀者都會發現,原來那一段生活和歷史並沒有在忘卻的深淵裏淹沒,它們竟然在這本書的一篇篇的文字裏復活,栩栩如生,鮮活如昨。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书读到一半,我却想到朱学勤先生说过的一个故事: 当年除去插队的城里知识分子,还有本村本庄的回乡知青。他们成绩拔尖,走出农村的路,通常是靠每年的招工、招干、参军,那是天边露出的一丝希望。但自从来了城里集体户,这一丝希望就被堵住了。“九一三”事件后,这个集体户...  

评分

在我16岁的时候父亲曾经责骂过我:“你们这就是垮掉的一代,现在混蛋成这个样子,以后可怎么办?”其义正词严之处一如其后我责骂80后,今天在网络上看到80后责骂90后。可见,中国人其实是在代代相骂中薪火传承过来的。 而当颇有点桀骜不驯的我坐下来,缓缓跟父亲讲起了道理:“...  

评分

青春、禁忌、热血、囚禁、梦想、死亡、真实、谎言……这一切的一切似乎只属于七十年代。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面为他们的苦难而哭泣默哀,因为只字片言获罪,因为莫须有被处决。但同时我那样的羡慕他们,他们有满腔热血,他们干自己想干的事情。而我们呢?躲在一个小职位里,为...  

评分

这篇书评不是我写的,只是觉得算是个不同声音,就转来豆瓣了。 北岛和李陀主编的《七十年代》是华山论剑的阵容,徐冰北岛阿城陈丹青王安忆张朗朗,蔡翔李零邓刚阎连科翟永明韩少功,严力柏桦范迁黄子平王小妮赵越胜。这书,用不着封面设计,三十个作者名头搁那儿,不战而屈人之...  

评分

一年前,我看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阿城谈到“历史的断层”, 叹息中国人民失去的岁月。 在老一辈看来,中国的文化传承是没有按照社会常态发展下来的,欧美人谈起七十年代表达出对于战后资本主义阵营重建信念的神往,日本人谈起七十年代骄傲于干干净净的...  

用户评价

评分

那些或自愿或被迫成为历史脚注的人们啊,你们让时代的脉搏振聋发聩.中国将往何处去? 原来我早已启程...

评分

美景不常在,所以要不断走路。对邓刚写的那篇最有共鸣。这里的作者,各个文化领域的精英,近一半都成为了美籍华人,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评分

我终于终于终于 把这本书看掉了。。港版的繁体字就是舒服。

评分

“回忆和期待是一样的”。大多印象深刻。极个别的虚情假意,真是一望即知。断断续续读了个把月,好几次觉得讲得太好,还忍不住摘抄过。感谢云端书库上这个全本。

评分

言外折射出更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