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爹》讲述了:六十年前,上海码头,那条去台湾的大船,圆了儿时的乘船梦,却隔绝了一生的父子情,分离五十年后,万里寻父,三线布局,群策群力,再续情缘。在娘的九十寿宴上,岳母林海音低声严肃地说:"两岸开放了,你们怎么就不设法找老太爷呀!"一句话,点醒了我的责任;一句话,开始了天南海北的搜寻;一句话,接续了我和爹的缘分。追诉出两岸六十年的离乱史、隔不断的骨肉情……
写回忆是件很需要勇气的事情,因为无意中就能透露作者自身非常多信息,经历还在其次,性格和为人简直一览无余。 我看时就想,我不喜欢张至璋。 最主要他的文字组成的那些情绪总有些虚假飘渺在里面,起码,他无法像杨绛写《我们仨》那样赤诚。 我似乎是看了...
评分“陷大陆,失去联系” 刚到台湾时他才刚念小学,学校要求填写家庭情况时,娘告诉他在家属栏里这样描述父亲。 “在台湾女婿家小住” 他留在大陆,没能买到去台湾的船票,在华北大学思想改造时,在家属栏里这样描述自己的家人。 半个世纪之后,他终于来到对岸,站在他曾经离开...
评分《镜中爹》讲述的是国共政争大背景下一个普通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 作者张至璋,是家中独子,有两个姐姐。1949年国民党撤离大陆时,大姐与姐夫在台湾工作,这对一家子的撤离倒是个很大的便利。但父亲张维寅只弄到3张船票,他决定让妻子带着次女和独子先去台湾,自己再...
评分可以跟水流云在英若诚传对照着看。但是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显然不够浑然整体,太日记太流水了。作为一部记录,它挖掘的又不够深入。只能说,这是一部私人的书。他写给镜子里的爹。 话说啊。现在看这些以1949为时间节点的东西。我都会情不自禁有个想法。那些留下的,信心满满欢...
评分今天刚好经过十六码头和和平饭店,就突然想起了这本书,当年作者也是和父亲在此一别,六十年后骨灰都没有见到。 国难和家恨不是一般人能遇到,特别是我们这一代来说,别说国,家的概念都在我们内心渐行渐远。 如果作为作者,我会对父亲有一种憎恨,当年为什么少了...
看过啊1
评分被遮蔽的历史,被遗忘的记忆
评分“早告诉你有双身船吧。”
评分我已经不太喜欢看太琐碎的文字。
评分和《我们台湾这些年》中的有些情节对照着读,有点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