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废集

荒废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丹青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381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
价格:3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3379170
丛书系列:理想国·陈丹青作品
图书标签:
  • 陈丹青
  • 随笔
  • 荒废集
  • 文化
  • 散文
  • 中国
  • 艺术
  • 人文
  • 荒废
  • 废墟
  • 孤独
  • 时间
  • 遗忘
  • 残存
  • 静谧
  • 末世
  • 疏离
  • 荒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相较于《退步集》及其“续编”,《荒废集》依然显示作者敏锐多变的观察和视角。“自由谈”九篇短稿是新的言路的尝试;三篇再谈鲁迅的讲演、三篇奥运会开幕式评析,以及回顾七十年代的长篇随笔,分量较重,前者是对历史与文艺的深层阐述,后者重现了十年浩劫中,几代人被荒废的命运。

作者简介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以同等学力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赴纽约定居,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定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景物系列。业余写作,2000年出版文集《纽约琐记》,2002年出版《陈丹青音乐笔记》,2003年出版杂文集《多余的素材》,2005年出版杂文集《退步集》,影响巨大。

目录信息

自序
访谈杂录
自由谈
午餐时间
好一场举世未有的青歌赛
比尔与汤米
人权与死权
汶川地震感言
地狱和宗庙
日常的台湾
台湾的文艺家
日常,以及日常之上
再谈鲁迅
选择上海与上海的选择
民国的文人
文学与拯救
编年杂稿
我永远被起飞吸引
非典在北京
知青与农民
历史的叫喊
身份与活人
绘画与讯息
艺术与国籍
失败与言论
谈约翰·伯格
异端的命运
希腊是人类的永久教师
无言的劝告
喜看提香来上海
漫谈普拉多美术馆珍藏展来华
仍然在野
现状不是美术史
请媒体人善待公器
“中国世纪”来了吗?
谈朱正《鲁迅传》
被糟蹋的词语
价格眩晕
绅士的没落
写在知青运动四十周年
《退步集》台湾版序
谈《安迪·沃霍尔的哲学》
不在其“伪”,而在其“劣”
历史与观看
从毛泽东到董其昌
百年苦难的补偿
“一个原则,各自表达”
中国符号与中国文化
中央美院建院九十周年发言
幸亏年轻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余光中曾把朋友分为四型:高级而有趣、高级而无趣、低级而有趣、低级而无趣。自然,当下社会里早已经简化成两型:有趣的和无趣的。用高低级来给人分类本身就是件无聊的事儿,就好像我一个朋友说过的那样:“坏而有智商还至少有个审美价值,坏而蠢就太不堪了。”至于好和坏,那...  

评分

飞机上读书果然效率极高,一个半小时的红眼航班上读完了足本荒废集,陈丹青愤青依旧,只是略显消沉,在如此和谐的大环境里,无力感自然无可避免,“单是讲艺术,你看了希腊,你会觉得人类未必是在进步。人类最好的时候早就过去了。”这话我同意,看了五代唐宋的书画一样会产...  

评分

评分

陈丹青又出新书了《荒废集》,他说别人看着他挺勤奋,忙着出书,忙着骂人,可没觉得自己干了什么有价值的事情,起“荒废”的名儿比“退步”还做作。他爹说起名叫“缄言集”,他怕太多人不认识缄默的缄字,怕很多人认成箴,赶着出书就叫这个了。陈丹青这两年成了“老愤青”的代...  

评分

欠丹青先生一篇书评。 他曾在邮件里说,你真会写么? 如今我斗胆写出来了,琐碎而随意,随意到不好意思给先生看。 先诚实交待:我曾想过将这小文的题目定为《将较真进行到底》的。 诸位该看到“文 革”话语死而不僵的恐怖了吧?从“将革 命进行到底”...  

用户评价

评分

看《荒废集》的这段时间,荒废度日,可比陈丹青荒废得多了

评分

陈丹青当然是个愤青,但是他都愤到60岁啦,了不起。

评分

然而长期被政权神化、非人化、政治化,鲁迅反而被过度简化,鲁迅资料中丰富翔实的日常细节,后人视而不见,绝大部分人谈起他,就是好斗、多疑、不宽容。语文教科书长期强迫学生阅读鲁迅,成功地使一代代年轻人厌烦他,疏远他,今日的文艺中青年多半不愿了解他,因为怎样看待鲁迅早已被强行规定,以致几代人对威权的厌烦、冷漠和敷衍,也变成对鲁迅的厌烦、冷漠和敷衍。敷衍一位历史人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简化他,给他一个脸谱,很不幸,鲁迅正是一个早已被简化的脸谱。这一洗脑过程,在大陆,采取同一模式,就是:在各个领域选择民国时期某一位人物,以“政治上的正确”给予褒扬、抬高,不可怀疑,不可反对,直到被神化,同时,贬斥该领域其他重要人物,批判、压制,直到被抹杀、被遗忘。

评分

然而长期被政权神化、非人化、政治化,鲁迅反而被过度简化,鲁迅资料中丰富翔实的日常细节,后人视而不见,绝大部分人谈起他,就是好斗、多疑、不宽容。语文教科书长期强迫学生阅读鲁迅,成功地使一代代年轻人厌烦他,疏远他,今日的文艺中青年多半不愿了解他,因为怎样看待鲁迅早已被强行规定,以致几代人对威权的厌烦、冷漠和敷衍,也变成对鲁迅的厌烦、冷漠和敷衍。敷衍一位历史人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简化他,给他一个脸谱,很不幸,鲁迅正是一个早已被简化的脸谱。这一洗脑过程,在大陆,采取同一模式,就是:在各个领域选择民国时期某一位人物,以“政治上的正确”给予褒扬、抬高,不可怀疑,不可反对,直到被神化,同时,贬斥该领域其他重要人物,批判、压制,直到被抹杀、被遗忘。

评分

然而长期被政权神化、非人化、政治化,鲁迅反而被过度简化,鲁迅资料中丰富翔实的日常细节,后人视而不见,绝大部分人谈起他,就是好斗、多疑、不宽容。语文教科书长期强迫学生阅读鲁迅,成功地使一代代年轻人厌烦他,疏远他,今日的文艺中青年多半不愿了解他,因为怎样看待鲁迅早已被强行规定,以致几代人对威权的厌烦、冷漠和敷衍,也变成对鲁迅的厌烦、冷漠和敷衍。敷衍一位历史人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简化他,给他一个脸谱,很不幸,鲁迅正是一个早已被简化的脸谱。这一洗脑过程,在大陆,采取同一模式,就是:在各个领域选择民国时期某一位人物,以“政治上的正确”给予褒扬、抬高,不可怀疑,不可反对,直到被神化,同时,贬斥该领域其他重要人物,批判、压制,直到被抹杀、被遗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