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宇(1918-2000),生於湖南長沙,在美國逝世。抗戰期間及戰後,曾擔任國軍軍官。1943年加入駐印軍,任新一軍上尉參謀。1944年5月曾在緬甸密支那負傷,受頒陸海空軍一等奬章。1964年於密西根大學獲博士學位。曾任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副教授及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主要著作有《萬曆十五年》《赫遜河畔談中國曆史》《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大曆史不會萎縮》《明代的漕運》《汴京殘夢》等。
☆ 這是一部黃仁宇親曆緬北反攻的戰地筆記,也是黃仁宇個人的第一部作品。
☆ 作者身為戰地記者,為本書提供瞭研究緬北戰爭的第一手史料。
☆ 這場戰爭對黃仁宇最終成為曆史學傢産生瞭無可磨滅的影響。
☆ 新穎的版式,獨特的設計,一改沉悶和壓抑,彰顯《緬北之戰》獨有魅力。
☆ 即將上映的《我的團長我的團》編劇蘭曉龍創作時深受其影響
★楊天石 楊奎鬆 雷頤 孫鬱 止庵 謝泳 傅國湧 鼎力推薦
★著名曆史學傢黃仁宇先生極為珍視的一部“少作”
重現曆史教科書上無法看到的緬北戰場
緬北反攻取得重大勝利,是中國軍隊作戰的神勇,還是美軍訓練的功勞?
數載浴血奮戰,數萬將士埋骨異國荒山,國人可曾忘卻?曆史焉能塵封?
這是一部青年黃仁宇親曆緬北反攻的戰地筆記。身為戰地記者的他,筆下的緬北戰場自然極其真實而生動。作者從中國軍隊進入緬北地區保護“東京路”開始,以記事的方式描述瞭一幕幕感人的戰鬥場麵。作者親身經曆瞭這場戰爭,以最切身的感受記錄下瞭這場戰爭的各種實況,是難得的珍貴資料,所以本書也是研究緬北戰爭的第一手曆史資料。
這場遠赴緬甸對日作戰的刻骨經曆,使他到瞭晚年還能時常迴想起戰爭的種種場景。他曾如此記述自己的受傷:“好像誰在我們後麵放爆竹,我已經被推到在地上瞭,三八式的步槍彈擊中我右邊大腿。我爬到一撮蘆葦下麵,褲子上的血突湧齣來。當時的印象是很清楚的,一點也不痛,但是感覺得傷口有一道灼熱,而且漸漸麻木。”
這場戰爭究竟對他後來成為曆史學傢有多大的影響,是很多人都在試圖追尋並常常談及的。不管怎麼說,這場戰爭確實對他以後的人生産生瞭難以估量的影響。至於影響有多大,踏入《緬北之戰》的戰場,目睹瞭浴血搏殺的戰士,經受瞭槍林彈雨的襲擊,也許就會明白。
历史书读多了,突然发现那些耳熟能祥的作者的经历也串联起来。让我们发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原来黄仁宇曾是郑洞国的副官,也正是在郑的帮助下,黄可以在战后飞赴美国求学。众人一定有疑,多数人是被周围人影响,抗日之后身不由己的卷入内战,但黄虽然长期军旅,却决然而去...
評分昨晚闲来无事在隔壁寝室闲逛,偶然发现这本书,顿时便被吸引,于是果断借阅。不得不说,面对接下来两星期的几篇论文和几门考试,我竟能花一晚上的时间读完这本书,实在是一种奢侈。书的装帧很漂亮,也的确吸引了我,但如果不是书书脊上“黄仁宇”三个大字,不知待到我读这本...
評分(前面与《缅甸荡寇志》的读后记有重复,揉在一起了) 1946年3月,《缅甸荡寇志》初版三万册一售而空,5个月后再版。这本记录对日作战的酷烈与辉煌、极大振奋民气的书,此后的命运竟一波三折:在台湾被禁30余年,在大陆,直到200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才更名为《中...
評分新星岀版社,2007年5月。黄仁宇著。 以《万历十五年》蜚声学界的历史学家黄仁宇,在早年竟有这样一部亲历亲见亲闻的战地通讯,其文学价值,直可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斯坦贝克的《战地随笔》相媲美。而作为国人,读之更为亲切,更有吸引力,更加激荡人心。1943年,中国远征军...
評分黄仁宇的第一本书,讲述1943到44年中国驻印度军反攻缅北的战役。黄是作为一线战斗兵员亲自参加战斗,同时作为“业余新闻记者”描述他亲眼所见。真正的战争,战车攻击、飞机轰炸、负伤、炮兵战斗,读来历历在目,如在昨天。黄仁宇自述,整个写作过程,郑洞国副总指挥(美国史迪...
本書的前編告訴我國軍的作戰精神,告訴瞭我中國軍人的勇氣。最後那一點黃仁宇迴憶錄,雖然隻言片語,但也講到瞭長春圍城等,小米加步槍全殲全套美式裝備的謊言應該被晾一晾瞭。還有深刻的理解瞭戰爭打的是資源,民心這種理由作為馬後炮比較好。
评分不加修飾的營連級戰鬥場景素描。沒有太多的修飾與總結,幾近於第一手資料。一方麵感慨遠徵軍的好運氣,為他們的空優、機械化、火力與通訊優勢等等,一方麵也不得不感慨戰術的缺乏想象,迂迴僅限於營連級彆的規模。倒是讓人聯想起美軍在意大利戰場,也是一次次的擊破,然後麵對對手的下一道防綫。
评分“靜靜的,在那被遺忘的山坡上,還下著密雨,還吹著細風,沒有人知道曆史曾在此走過,留下瞭英靈化入樹乾而滋生。”穆旦詩句描摹的是緬北鬍康河邊的情形。讀完#《緬北之戰》#,是中國遠徵軍老兵、戰地記者#黃仁宇#親曆抗戰的幅幅畫麵,據實寫齣來的新聞報道讀起來更有血有肉,更富畫麵感。#讀書
评分怎麼說呢我一直覺得以文藝熱血青年這個身份齣現的黃先生很可愛。雖然我也很喜歡他晚年的文筆。
评分買書之前一定要做好research啊,原來是黃仁宇年輕時在中緬遠徵軍裏當兵時寫的戰地報道,帶著抗戰時期鼓舞人心所必需的熱血和亢奮,而不是真實的還原當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完全可以不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