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艾伦·霍布森,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1988年睡眠研究学会杰出科学家奖获得者,主要致力于研究思想和行为的神经生理学基础、睡眠与梦、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史,其大多数近作集中于讨论睡眠的认知特征和益处。他著有(或与人合著)多部作品:《做梦的大脑》(1988),《睡眠》(1995),《意识》(1999),《梦如谵妄:大脑如何变得疯狂》(1999),《梦药房》(2001),以及《梦的新解:睡眠科学导论》(2002)等。
韩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及睡眠中心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呼吸疾病分会青年委员、睡眠学组秘书。主要研究方向为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病机制、发作性睡病的遗传基因,在国内外发表睡眠方面的文章80余篇。
梦是黑白分明的还是色彩斑斓的?盲人在梦里能看见吗?梦为何如此怪诞?梦的目的何在?梦如何维系和拓展精神活动?人们在梦里肆意疯狂是不是为了避免同样的疯狂在清醒时上演?为什么说睡眠不仅有益健康,也是生命所必需?
本书对基础脑科学研究的发现、睡眠实验室研究以及睡眠和梦的近期临床研究做了简要的总结,并使用大量梦例来解释新的激活整合梦理论如何从生理学角度阐明梦的普遍形式特征,从而让读者在领略到现代睡眠科学迷人发现的同时获得机会去重新思索自己的梦理论。
我是第一个评这本书的啊,不容易,那就来评论两句吧。本书试图批判弗洛伊德,建立自己的新理论,试图以科学分析的方式,而不是精神分析的方式阐释梦的原理,可惜却缺乏说服力和科学论据,而且本书比较主观,分析梦不少也是缺乏典型性的案例,很多都是作者自己的梦。条理琐碎,...
评分我是第一个评这本书的啊,不容易,那就来评论两句吧。本书试图批判弗洛伊德,建立自己的新理论,试图以科学分析的方式,而不是精神分析的方式阐释梦的原理,可惜却缺乏说服力和科学论据,而且本书比较主观,分析梦不少也是缺乏典型性的案例,很多都是作者自己的梦。条理琐碎,...
评分我是第一个评这本书的啊,不容易,那就来评论两句吧。本书试图批判弗洛伊德,建立自己的新理论,试图以科学分析的方式,而不是精神分析的方式阐释梦的原理,可惜却缺乏说服力和科学论据,而且本书比较主观,分析梦不少也是缺乏典型性的案例,很多都是作者自己的梦。条理琐碎,...
评分我是第一个评这本书的啊,不容易,那就来评论两句吧。本书试图批判弗洛伊德,建立自己的新理论,试图以科学分析的方式,而不是精神分析的方式阐释梦的原理,可惜却缺乏说服力和科学论据,而且本书比较主观,分析梦不少也是缺乏典型性的案例,很多都是作者自己的梦。条理琐碎,...
评分我是第一个评这本书的啊,不容易,那就来评论两句吧。本书试图批判弗洛伊德,建立自己的新理论,试图以科学分析的方式,而不是精神分析的方式阐释梦的原理,可惜却缺乏说服力和科学论据,而且本书比较主观,分析梦不少也是缺乏典型性的案例,很多都是作者自己的梦。条理琐碎,...
看完这本书,才发现教科书中对于激活整合假说(activation-synthesis theory) 的解释有相当大的偏差,虽然激活整合假说否定了弗洛伊德的梦的内容解析理论,改为对梦的形式研究,但它是扎根于整个神经学的进步上的,而不是飞跃式的发展。书中的专属名词颇多,非专业的人看着可能有些吃力,但非常系统的解释了当前(2002)的理论进展和研究重点,不错,值得推荐。
评分简读
评分全书可以用三句话概括:1.弗洛伊德是不靠谱的2.我们还没有清楚地理解梦3.尽管如此,我们依然比弗洛伊德好,我们的前景是光明的 虽然我也讨厌弗洛伊德,但对于梦的精神分析又不只有他,这就算了,绕来绕去只介绍一些周边知识也可以理解,但说“已经不再存在什么奥秘”是不是有点过分了?我读了假书?恐怕我与作者对“奥秘”的理解有很大偏差…… anyway,本来读这个的目的也只是看看当前的研究进行到哪一步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本书也确实完成了任务……
评分没有想到这本书这么好,是现在牛津系列里面读到的最好的一本,非常扎实的神经科学基础,很好的研究灵感和热情,问题讲的很透,在梦的话题下对日常神经活动的扩展也很充分! 唯一不足的是对佛洛依德老爷额批判有点过,在剥离老爷当时时代局限之上,对于老爷的思想精髓挖掘还不够充分。
评分专业术语多到作为一个外行实在看不下去,唉,没看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