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克逊·韦克特(Dixon Wecter,1906-1950),美国亨利·亨廷顿图书馆历史学者,美国文学研究者。著有《美国文明的改革范式》、《美国英雄》、《美国社会传奇:社会理想记录1607-1937》等多部著作。同时,韦克特也是研究马克·吐温的佼佼者,编著有《马克·吐温致费尔班克斯》、《马克·吐温情书集》等。
《大萧条时代》企图再现1929年开始的那场金融瘟疫的来龙去脉、发病周期和病程。作者从社会的各个角度进行了观察和描述:从身处繁华都市的失业工人,到逃离“尘土盆地”的受灾农民,从孤苦无依的老人,到饱受剥削的童工,从贫困的中西部佃农,到东海岸的知识精英……全面展现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经济危机中人们自身的疗救过程。其中很多观点至今仍不失其价值。
富人和穷人之间的联系和友谊就这样慢慢中断了。一些爱面子的家庭打肿脸充胖子,直到残酷的现实把它们的精神打垮。 一些家庭盲目乐观,或者不愿降低原来的生活标准,最后同样走到崩溃的边缘。 ???? 未付的账单,各种医疗保健费用,孩子的教育经费和赡养老人的花销等等,像幽灵一...
评分推测起来,狄克逊•韦克特的这本书应该是“美国生活史丛书”的收关之作。这套丛书策划于1920年代初,丛书的前4卷出版于1928年,其他几卷的则在随后几年陆续出版。本书处理了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其生活方式、经济冲击的影响、知识分子对当前形势的反应以及这一时期发挥作...
评分惊天之变 1929年10月 繁荣景象 不管怎样,人们的目的空前的一致,那就是对成功的膜拜,勤劳致富和勤俭节约的美德逐渐被迅速致富的理念所取代 在华尔街崩盘前的最后一期的《时代》中刊载了《财富》的创刊宣言。 ...
评分对1920年代,我们开始显露出一种怀旧之情,那是我们乐观自信、快乐无忧的日子,年轻人带着一种无忧无虑的放纵和慷慨大度的宽容嬉戏欢闹。失去的总是欢乐。习惯和装束千奇百怪,一幅精神的图景正在形成,我们把它当作柯里尔和艾夫斯的作品一样,悬挂在我们的记忆之墙上。在这幅...
评分“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因此,想要“再现时代”是一个不值得一提的想法,但要“完整地再现时代”则是莫大的野心。 除了巴尔扎克想用他的小说实现这个梦想之外,狄克逊·韦克特(Dixon Wecter,1906-),美国亨利·亨廷顿图书馆的这个历史学者对此似乎也感兴趣,他就...
从萧条前、萧条中、萧条后的股市和社会灾后重建的角度描绘了美国1929年大萧条及其之后的生活场景,包括股市、技术、就业、政府救助、宗教等各个方面。但是还是挺失望的,内容简单罗列,评论和分析极少。另外,最最想说的,翻译的人你出来我们聊聊,我保证不打死你!!
评分这篇可读性还挺高 作者也很有意思~
评分翻译的一般,装帧的向一本跟风书
评分又是中译版的问题 文字混乱
评分大部分是纪实性的,读着挺没劲的。但是可以从中看到大国发展的足迹。任何强大的事物都经过蛰伏和磨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