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的失業日記
34歲的電視編導魏德聖,失業半年間的日記。面臨房屋貸款、妻子難孕、劇本無著及製片環境惡劣等生命難題的年輕導演,每天提著電腦,從永和騎車過福和橋到公館的咖啡館,坐上一天寫著出路未卜的劇本。
日記行間夾雜著面對現實的無奈、不甘,及尋找理想的掙扎、反省;以一篇實錄、一篇小說(自比一條金魚、即副書名由來)輪替寫成,虛實交錯而有趣。
近日書市少見同類作品,省思的誠摰(或可相比近來頗受討論的日記書──隱地/2002),及失業的茫然(切合當前景氣低迷氛圍),令人一口氣讀完,感同身受。
魏德圣,1969年生。1993年至1996年间参与多部电影和电视制作,同时还不断创作,1994年以剧本《卖冰的儿子》获得台湾优良电影剧本奖。2000年担任《双瞳》的策划兼副导演,又因完成描写“雾社事件”的剧本《赛德克‧巴莱》而再次荣获该奖。2008年以电影《海角七号》为台湾电影开启了崭新的一页。
我一向喜欢流畅的文体. 我又较劲. 向来读不顺的一直盯着也要读清楚. 但晦涩的描述性的文字我向来记不得. 看的时候也痛苦. 有时候会生气,为什么不描述的直白一点. 或者更好看一些. 魏先生有着小人物里的幽默. 这种幽默是由扎实的生活里来. 他写的时候未必是想开玩笑. 但他的抱...
评分很早以前偶得,一直未看。后自诩自由导演赋闲在家,才捧出这本恰巧符合当下情形的集尘新书打发无聊。 初看并无新意,无非是同为失业导演的魏德圣的每日手记,内容大多还是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婆婆妈妈。但仍能继续看下去,首要感谢魏导演文笔的幽默,细腻,和男人妇心。 再看...
评分两条线互相交织,一条是男人自己,一条是男人买来的鱼。 人有人的梦想,鱼有鱼的追求。 能成功的人,总是能熬得住各种磨难,这并不非要放到电影界才特别感人。成功的时刻原因或许不一样,在未成功时的心情却大同小异。内疚,怀疑,烦躁,颓废;自信,自恋,自我安慰,看高看远...
评分在清华南门、北大东门的豆瓣书店五折扫来这本2009年出版的小书,春节假期在火车上、被窝里读完。魏小导演因为《海角七号》已经为爱电影的人们熟知,这本小书让我了解了下这个引人入胜的“电影蛋”的母鸡,如何经历失望、困顿、孜孜以求地成长的经历,他的妻子、丈母娘、父母亲...
评分看完这本书有一周时间了,这本书并不耗脑子,读起来也流畅,我慢慢地看,4、5天也就翻完了,但总提不太起兴趣去写书评。 直到读到《南方周末》上的一篇《龙应台的“伤心笔记”》时,对比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人的心态,才觉得有意思起来。 魏德圣在《海角七号》以后已经享誉华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