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伽德纳(Martin Gardner),1914年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塔尔萨,1936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哲学系。l957年,伽德纳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开设了一个数学游戏专栏,这个专栏一直延续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成为杂志的一个招牌栏目。他的数学科普著作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由于数学科普方面的贡献,他荣获l987年美国数学会斯蒂尔奖和l994年数学交流奖。
《啊哈原来如此(中译本)》作者是一位享誉世界的趣味数学大师。他1914年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中学时代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时代专攻哲学,奠定了他长于推理和思辩的思维特质。1936年芝加哥大学毕业后从事5年新闻工作,炼就了出色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其后一生的创作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1年应征入伍服役4年,退伍后多数时间作为自由撰稿人以写作维持生计。1956年,美国著名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开设“数学游戏”专栏,并力邀马丁·伽德纳主持这个专栏,于是作者开始了在趣味数学园地的耕耘,不料这竟成了他的终生事业。他几乎是每月一篇,一口气为这个专栏写了25年。撰写的内容涵盖数论、几何、逻辑、排列组合、运筹、拓扑、统计、概率、悖论等各数学分支。下至数学基础知识、上至数学前沿最新成果他都有所涉及。因此许多大数学家都给予他高度评价。美国数学会也为他在数学传播中的突出贡献而颁发了最高荣誉奖。结集出版的趣味数学科普作品十几本,文字数以百万计,有的被译成法文、德文、俄文、日文等多种外国文字。回顾20世纪科学走过的道路,从突飞猛进的科学创造,到科学与人文伦理的深度撞击,形成与人文精神交融并进的局面,最终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不同寻常的篇章。而对于《啊哈原来如此(中译本)》,最好的评价就是:搜遍全球在也找不出第二个人能以这么轻松有趣的方式讲清楚这么困难的数学和逻辑问题。
关于时间的悖论这章我有个想法,就是不管是基诺悖论也好,超级任务也好都是对一个宇宙模型的思考,比如说基诺悖论里的宇宙是个空间最大尺度小于某个确定值a的世界,而超级任务里的宇宙是个时间最长时刻小于确定值b的世界,也就是说当基诺悖论宇宙中的最大尺度大于a,或者超级任...
评分不过编辑是不是太不认真了 18页的一处罗素居然写卢梭, 112页原文(2*38)-1=75的数学公式干脆略掉了,但是又明显为它保留着位置,于是就成了“是[空格]次转动而不是38次”这样莫名其妙的排版
评分悖论的解决能让人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存在的,最基础也最有趣,有理发师悖论、罗素悖论、芝诺悖论等,在别的书里看过了,不多谈。 本书也介绍了概率,让我再次思考了相关的知识—— “在同等条件的实验中,一类事件出现的概率”定义是:同条件下重复实验,重复越多,该...
评分读史记,忘了哪儿天,突然发现自己的浅薄。 最近读朱维铮的关于清朝历史的笔记,越来越觉得浅薄。 不是他写的内容,而是角度,任何人都有权利去了解世界,但是怎样了解,能了解多少,以什么样的角度去了解,了解的深度,广度? 历史是复杂而混乱的,如何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东西...
评分本来没想到去找原文,但是正文第二句话我看着实在有问题——结果一对比,问题比想象的多得多。 以下按顺序将我觉得有问题的地方一一列出。 (凡例: “P.XX”表示页码; “●”后句子为原译文; “【】”表示特别指出的地方; “[]表示不那么重要、但有问题的地方” “■”后...
读悖论无能,不读了。
评分读悖论无能,不读了。
评分啊哈!读完了
评分休憩95th,这本书以悖论为主,巧妙而不无值得商榷之处,配图其贱无比,读的非常快乐
评分一般……编辑是不是没干活,若干印刷缺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