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1872—1970),当今时代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代言人,是西方思想解放与言论自由的见证人。作为哲学家,罗素的主要贡献在于数理逻辑方面,是逻辑原子论和新实在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以此为基础的现代分析哲学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西方哲学史》、《神秘主义与逻辑》、《怀疑论》、《婚姻与道德》等。
罗素在描述公元前三世纪的哲学时用这样一句话总结:“哲学不再是引导着少数一些大无畏的真理追求者们前进的火炬,它毋宁是跟随着生存斗争的后面在收拾病弱与伤残的一辆救护车。”这句话让我突然明白怎么来形容当下。 作为一个门外汉,我对哲学有一种原始崇敬。说起来虽然好笑,...
评分假定你在读某个哲学家之前读这本书对这个哲学家的评论,你并得不到让你事后读这个哲学家时更容易的指导,因为一切都是盖棺定论,而不是从该哲学家自身思维的脉络。 假定你是在读了某个哲学家之后(我假定你对哲学的悟性还可以,另外你确实用心读了)再来读这本书对这个哲学家...
评分“罗素宁可大段引证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而不引康德和黑格尔的,即使要引,也只告诉你出自哪本书,至于页码,你不用知道。难怪他这本书得的是诺贝尔文学奖。所以我猜想,英美的这些通史著作虽然号称是大学教材,其实主要是给业余爱好者和高中生作为闲书来看的。——[美]斯通普...
评分来源为wiki: 该书写于二战期间,源于罗素1941年-1942年在费城Barnes Foundation的一系列哲学史的讲座。很多关于历史方面的研究是由罗素的第三任妻子完成的。1943年,罗素收到出版商Simon and Schuster预付的3000美元,尔后1943年-1944年间在他在Bryn Mawr College写成该书。...
评分让那些批评这本书肤浅的学者文人见鬼去吧,什么是学术著作,这就是学术著作,什么是经典,这就是经典,那些认为这本书不是经典学术著作的人,都是出于嫉妒,嫉妒罗素竟然用如此优美语言,如此深刻浅显的思想把哲学史阐释的淋漓尽致,而他们却只能用一些莫名其妙的所谓术语和模...
四星半。如果你不在乎什么学术上的“公正”与“客观”以及对死人们必要的“尊重”的话,那罗素的这本吐槽集还是蛮有看头的。只是政治和社会的内容占比多了些,这点我不大喜欢 挺有意思的一处是,在罗素看来马克思主义和基督教在精神情感上是相通的
评分四星半。如果你不在乎什么学术上的“公正”与“客观”以及对死人们必要的“尊重”的话,那罗素的这本吐槽集还是蛮有看头的。只是政治和社会的内容占比多了些,这点我不大喜欢 挺有意思的一处是,在罗素看来马克思主义和基督教在精神情感上是相通的
评分压硬盘的好书。
评分现在已经完全读不下去哲学书了,但我记得我在图书馆看的这本,很好看,因而审视自己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而拒绝了组织上对我的入党邀请………………好吧我知道很可笑
评分翻译的很好 虽然古人的哲学观点有点乱有点荒谬 了解了一下哲学史 结合着当时的社会状况写的顺便把历史也重温了一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