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哲学经典读本》绘制了当代技术哲学的知识地图,按照“社会一政治批判传统”、“哲学一现象学批判传统”、“工程一分析传统”和“人类学一文化批判传统”四个谱系,选取技术哲学经典名作25篇。置于开头的长篇文字“技术哲学历史概述”,则是一篇全面系统的技术哲学学科导论。
吴国盛,1964年9月生于湖北广济(武穴)。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理学学士(1983)、哲学硕士(1986)、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1998)。曾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1986-1999),1997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史与科学技术哲学。著有《反思科学》、《让科学回归人文》、《自由的科学》、《追思自然》、《现代化之忧思》、《时间的观念》、《科学的历程》、《希腊空间概念的发展》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冲着海德格尔的《技术的追问》,结论却是“进行这样一种追问时,我们证实着一种危机状态,即:我们还没有面对喧嚣的技术去经验技术的本质现身,我们不再面对喧嚣的美学去保护艺术的本质现身。但我们愈是以追问之态去思索技术之本质,艺术之本质便愈加神秘莫测。我们愈是邻近于危险,进入救渡的道路便愈明亮地开始闪烁,我们便愈加具有追问之态。因为,追问乃思之虔诚。”
评分要重读,和我论文最相关的是伊德和麦克卢汉,但最打动我的还是海德格尔和舍勒啊,被批判的怀旧形而上学。
评分技术是什么,是反身性的自我、器官的延展、政治性的系统……?当代科学的技术化、技术的科学化又呈现出怎样的特征?翻译已属国内上流水平。
评分80多万字的大部头,分四种学术传统收集了哲学领域对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批判的主要文献,使人对于现代人类文明的底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翻译和编选工作整体做得很不错。
评分国内最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