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紧急的求救信让波洛来到了法国,然而他来得太迟了,因为他的委托人已经被人残忍地刺死,面朝下躺在一个高尔夫球场上的一个浅浅的墓穴中。
但为什么死者穿着他儿子的大衣?大衣口袋里热情洋溢的情书是写给谁的?波洛还没有来得及弄清楚这些问题,这时却出现了第二具尸体,谋杀的手法与前一案件完全相同,因此整个案件被彻底打乱了……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她一生创作了80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事集,19部剧本,以及6部以玛丽·维斯特麦考特的笔名出版的小说。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第一部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战时她担任志愿救护队员。在这部小说中她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小个子比利时侦探赫尔克里·波格,成为继福尔摩斯之后侦探小说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侦探形象。1926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写出了自己的成名作《罗杰疑案》(又译作《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1952年她最著名的剧本《捕鼠器》被搬上舞台,此后连续上演,时间之长久,创下了世界戏剧史上空前的纪录。
1971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得英国女王册封的女爵士封号。1975年,英格丽·褒曼凭借根据阿加莎同名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改编的影片获得了第三座奥斯卡奖杯。阿加莎数以亿计的仰慕者中不乏显赫的人物,其中包括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法国总统戴高乐。
1976年,她以85岁高龄永别了热爱她的人们。
在漫长的案件展开过程中,当波络一件件一桩桩收集各种疑点,进行细细的推理时,我曾经有一度有点失去了耐心,心急火燎地想了解到底会发生了什么,印证自己的猜想是不是靠谱。 当故事进行到结尾,所有貌似已经尘埃落地时,故事又来了一个大反转。阿婆的故事好看就好看在这里,...
评分又看完的两本阿加莎的小说,是波罗系列的,《高尔夫球场的疑云》,《H庄园的一次午餐》,要说波罗系列的确实比马普尔小姐系列的要好看,而且行文间每每还掺杂着一段情感故事,写的虽然是谋杀案,却总有一种温情在,于当下的心境看看,倒也没什么不好,有些关于人性的讨论,也会...
评分2019-1-15 动机:情杀(误杀),反转真相动机:金钱(遗产) 诡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死者是一名逃犯,杀死乞丐,想借此脱身。计划被偷听,凶手将计就计。 黑斯廷斯喜抱“灰姑娘”,波洛首次做媒人?本以为会是情杀,没想到还是金钱。没有精巧的诡计,但看黑斯廷斯和波洛的...
评分 评分案子的设计还是挺精巧的,而且一波三折,不过竟然猜出凶手了,这算是看得多了,不会推理也会蒙了么。 抛开案件本身,这一篇就是波洛和黑斯廷斯上尉的JQ大集合。其实之前没萌过这两只,但看到这本实在hold不住,太明显了啊。 开头就提到两人在伦敦合住着...
猜的着初一,猜不着十五
评分阿婆的浪漫主义是我最不能忍的一点
评分波洛何以探案?此书可见一斑!
评分看了大堆不着边际的阿婆之后终于看到一本靠谱的了。不过未必值得给五星呢……
评分有点绕啊,主要不是封闭场景,人太多了,各种各样,出场次序也是纵贯全书,时间距离有点大。几个漏洞:1、雷诺计划离开的末班车时间在12点多,或者说表晚2小时问题,如果只是“假死”,为何雷诺夫人要谎报时间,那时她并不知道儿子在附近,不需要为儿子作证,难道只是为了作证他丈夫不是“假死”麽?;2、三把刀,雷诺夫人的那把刀哪儿去了?插流浪汉身上了?可“假死”计划一开始就打算插刀吗?还是凶手做了之后雷诺夫人才将计就计插到流浪汉身上的?或者说谁身上的刀是谁的?3、“假死计划”真会得逞么?既然情节和20年前的案子一模一样,那个女的一定会怀疑啊,就算家里人全走了,勒索者也不会全然相信吧?4、雷诺夫妇这个计划太傻了,目的就是为了阻止儿子谈恋爱,居然搞那么大一出,最后把自己给搞死了。。。 也是个倒霉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