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吉爾.巴利(Nigel Barley)
牛津大學人類學博士,前大英博物館民族誌學組附屬人類博物館(Museum of Mankind of the Ethnography Department of the British Museum)館長。
著有《Ceremony》,《Not a Hazardous Sport》,《The Duke of Puddle Dock》,《Grave Matters》、《Rogue Raider》等書,並為Channel 4電視颱編寫、主持『Native Land』影集。兩度入圍Travelex年度寫作獎。2002年獲得FPA旅行寫作獎。
英美年輕人人手一冊的暢銷名著
人類學領域的經典普及讀物
研究喀麥隆某個名不見經傳的部族是作者的第一次田野工作,也差點變成他的最後一次。 為瞭研究多瓦悠人的習俗與信仰,奈吉爾.巴利以茅屋為傢。他知道怎麼做田野調查,卻馬上發現田野理論完全沒計算到多瓦悠社會難以捉摸的個性,當地人拒絕服從規則。
這本誠實有趣的書詳實記錄巴利在非洲的第一年,他剋服瞭乏味、災難、生病與敵意,拍案叫絕地呈現社會人類學者的生活,讓人深受啟發。
當奈吉爾.巴利進入北喀麥隆叢林,讀者便跟著這位歐漢南(Redmond O’Hanlon,《泰晤士報》自然史編輯,知名探險文學作傢)譽為「最具可讀性的人類學傢」深入一趟最有趣、最具啟發性的旅程。
作者碰到走私啤酒的警察局長,也遇見熱心的德國人企圖播放避孕影片給愛做正經、生育力低落的多瓦悠部族看……,這些際遇都好笑極瞭。但本書不隻如此。作者融閤專業知識與慈悲心,以幽默辛辣兼具的筆法清楚勾勒非洲傳統遇上現代世界的種種。
作者是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在那种情况下,没疯掉而且写了两本妙趣横生的书,真是佩服。翻译得很好,如:”笨得很,我居然趋前致意。“ 抄几句: 返乡的人类学者不期望英雄式欢迎,但是某些朋友的平常以待实在太过分了。返家后一个小时,一位朋友打电话给我,简短说:“我...
評分奈吉尔·巴利和列维-斯特劳斯一样,都是不情不愿地开始一段田野考察之旅,完事儿却写了一本精彩的书。只不过列维-斯特劳斯写的是《忧郁的热带》,巴利写的是——“抓狂的热带”。 《天真的人类学家》很逗乐,典型的英式幽默层次不穷。巴利很有文采,我觉得他如果不做人类学家,...
評分《天真的人类学家——小泥屋笔记》 英国人类学家巴利的在非洲喀麦隆某部落的考察研究笔记。可以当做充满幽默故事的游记来读。暴笑。 之所以适合旅行人士阅读,因为他多少解构了一把猎奇探险深入不毛等等的考察或旅行,可以让驴们不再事事的自诩怎么艰苦的去荒凉...
評分“我在恩贡山有一座农场……”,这是凯伦布里克森在《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里面的第一句话。我去夏威夷的时候,奥巴马的老乡们坚持说他是“俺们的总统”;但阅毕他的自传《我父亲的梦想》(Dreams from My Father),发觉他对于自己肯尼亚亲戚的描述饱含深情;作为人类学...
評分2003年的时候,《天真的人类学家:小泥屋笔记》出版了简体本,那时我刚在人类学的大门附近亦步亦趋地徘徊缓行;2008年,从老师那里,我复印了《天真的人类学家:重返多瓦悠兰》(续篇)的台版繁体本,稍能抚平的,是我在学术岔道上踯躅焦虑的心绪。2011年的夏日,我看到了“小...
閱於2006-2009
评分哈哈,一直記得那些可愛的人和可愛的作者
评分2009.1
评分老實講,不管是當時或現在,我都覺得田野工作或其他學術研究,其正當性不在對集體的貢獻,而是遠為自私的個人成長。學術研究就像修道院生活,專注追求個人性靈的完美。其結果或許會服務較大層麵,卻不能以此論斷它的本質。不難想象,這種觀點不容於學界保守派與自詡改革者。他們深陷恐怖的虔誠與洋洋自得中,拒絕相信世界其實並不係於他們的一言一行。
评分雖然就習慣的小說形式來說,有點瑣碎有點悶,但每每遇到作者暗藏在每個生活與工作事件中遇到的趣事,還是會忍不住會心一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