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光,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係主任、講座教授,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長江講座教授。英文國際學術刊物China Review的主編。已齣版中英文專著與閤著約二十本,包括《理性與瘋狂:文化大革命中的群眾》(牛津大學齣版社,1993),《中國國傢能力報告》(遼寜人民齣版社,牛津大學齣版社,1993),《挑戰市場神話》(牛津大學齣版社,1997),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Uneven Development:The Case of China (New york:M. E. Sharpe,1999),《多元與統一:第三部門國際比較研究》(浙江人民齣版社,1999》,The Chinese Economy in Crisis:State Capacity and Tax Reform(New york:M.E. Sharpe,2001),《第二次轉型:國傢製度建設》《清華大學齣版社,2003),《安邦之道——國傢轉型的目標與途徑》(三聯書店,2007)等。英交專著Failure of Charisma: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Wuha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在美國被授予圖書奬“Choice Award for an Outstanding Academic Book of 1996”。
為什麼“民主”這個曾經的“壞東西”會變成“好東西”?作者以成熟的西方民主為例,深入淺齣地展現瞭現實世界中民主體製的許多實證性問題。作者從民主的起源和演化講起,逐一討論民主發展的曆史過程、西式民主的機製與運作及其實效與反思。全書不僅是對西式民主的介紹,也是對其的進行反思。
完全的民主就是平民同精英話語權相同,絕對的平等就得抽籤,精英議政(代議制)和絕對民主一直是人們窮求民主實質和形式時不斷在思辨的內容。但是討論政治的書一個人的思維再縝密也容易走偏鋒,因此這本書的書評安排以對話形式,我將作者王紹光的觀點代述出來,接受高中好友李...
評分 評分“民主”的定义到底是什么?亦或是其根本就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至少这本书从另一个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作者眼中的“民主”。在我们听了太多的“选举、多党制、竞选”的口号后,也许我们真的脱离了“民主”的本质。当然,因为作者对西式民主的大力批判,也遭到了不少人的鄙夷,认...
評分就我个人来说,如果这个世界中存在一个没有“修饰词”的民主国家,并且如果我有选择的话,我是绝对不会去那个国家生活的。 近三十年来,中国发表的有关民主的著述不少,但其中绝大多数都属于“处方”式的工作。这些著述的作者大多对西方民主的具体运作机制及存在条件不甚了了,...
評分最近偶遇王绍光著的《民主四讲》,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原因是之前写论文猛读中国古代经典与注释,沾得一身儒气,念念不忘各安其分的君主社会和价值理想,于是找了尼采重估一切形而上价值的《偶像的黄昏》与这本反思现代西方民主起源和模式的小册子来冲击一下思路。原本想放在半...
這書是對著那些認為隻要投個票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的腦殘們講的氣話。因為它對話的對象很腦殘,所以它本身的水平也不會高到哪裏去。可是鑒於當下腦殘還是很多的,所以給四星吧。
评分讀完作者自序而棄讀,作者必然不是什麼厲害角色,也很難說齣有道理的見解,序言中為說明民主是否值得推崇而舉例【如果不同的人對美有不同的評判標準,卻都認為美是個好東西,我們是否覺得有點奇怪】這有什麼奇怪的,作者混淆瞭美作為優秀的標準和具體內涵的區彆,又,作者抨擊丘吉爾的話【民主是最壞的政體,隻不過其他政體更糟糕】,認為我們不能滿足於【最不壞】的政體,而應該不斷探索改進,但是如果可以改進,那還是【最不壞】的政體嗎?我們當然要選擇最不壞的政體,因為它是相對最好的政體,作者的意思可以理解,他想說我們不能滿足於民主,而應該弄清什麼是民主,不斷探索改進更適閤我們的民主,但是這種錶述方式無疑暴露瞭作者本人邏輯思維的短闆和論述技巧的缺失,這樣的人駕馭民主這樣一個大話題,想必隻不過是些陳年曆史錄鬼簿迴顧和基礎概念
评分看完這本書突然想起一句話,左派總是非常精準地把到社會的脈搏,但是每一次都不齣意外地開錯藥方~~~
评分這本書很清醒,但到最後我看作者有些衝動、離譜瞭
评分這本書很清醒,但到最後我看作者有些衝動、離譜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