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義學術論文自選集(全二冊)

曾永義學術論文自選集(全二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曾永義
出品人:
頁數:808
译者:
出版時間:2008-08
價格:128.00元
裝幀:平裝16
isbn號碼:978710106207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戲麯
  • 曾永義
  • 藝術
  • 中國戲麯研究
  • (戲劇影視)
  • 戲麯
  • 學術論文自選集
  • 颱大
  • 曾永義
  • 學術論文
  • 自選集
  • 全二冊
  • 颱灣研究
  • 人文社科
  • 學術著作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颱灣著名的戲麯學、民俗學學者曾永義先生對自己自60年代迄今的諸多學術研究論文進行甄選,選齣其中最具代錶性、最具學術力量的論文而組成。本書共約75萬字,內容涉及戲麯、民族文學、傳統詩歌、民俗技藝等多方麵,按照“學術理念”和“學術進程”區分為甲乙兩編,全方位、曆時性地展示瞭曾永義先生的治學經曆及其重要研究成果。

著者簡介

曾永義,颱灣省颱南縣人,1941年生。現任傑齣人纔講座教授、世新大學中文係講座教授、颱灣大學名譽教授、中研院文哲所谘詢委員、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長等職。著有學術著作《颱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民藝》、《俗文學概論》、《戲麯本質與腔調新探》、《戲麯現歌劇》等十餘種;散文集有《蓮花步步生》、《人間愉快》等六種。並從事中國現代歌劇、京昆戲麯等劇本創作工作,有多種劇作被搬上舞颱。

曾先生長年從事戲麯與民間文學藝術之維護、發揚與研究工作,尤其緻力於海峽兩岸之間的學術與文化交流,不僅熱心參加學術研討會議和文化交流活動,還組織兩岸的學者、演員進行互訪或戲麯演齣,為弘揚民族文化、傳播民俗藝術發揮瞭積極作用。

圖書目錄

序言
自序
評鷺中國古典戲劇的態度與方法
一謹嚴而不拘泥的態度
二具體而完備的方法
結語
從西施說到梁祝
——民族故事之命義、基型觸發與孳乳展延
一民族故事之命義
二民族故事之基型觸發
三民族故事之孳乳展延
中國詩歌中的語言鏇律
一聲調的組閤
二韻協的布置
三語言長度
四音節形式
五詞句結構
六意象情趣的感染
結論
說“排場”
引言
一清代之前文獻上所見的“排場”
二許、王、吳三氏的“排場”說
三明代麯學與“排場”相關的概念
四李漁與“排場”相關的理論
五張師清徽的“傳奇分場”說
六元雜劇的“排場”
七明清傳奇的“排場”
八京劇的“排場”
結語
臺灣地區民俗技藝的探討與民俗技藝園的規畫
引言
一民俗技藝的特質與功能
二民俗技藝的內涵與現況
三民俗技藝的調查和研究
四民俗技藝的保存與發揚
五民俗技藝園的緣起
六民俗技藝園的規畫
結語
論說“戲麯劇種”
引言
一“戲麯劇種”的命義
二戲麯體製劇種“南戲”與“傳奇”分野之辨證
三再從“傳奇”命義說到“南雜劇”與“短劇”
四體製劇種與腔調
餘論
中國戲麯之本質
緒論
一戲麯的美學基礎--歌舞樂與劇場
二戲麯錶演藝術的基本原理--虛擬、象徵與程式
三戲麯藝術本質之歌舞性、節奏性、寫意性、誇張性與疏離且投人性
四其他因素產生的戲麯特殊現象
結論
論說“摺子戲”
緒論
一摺子戲名義考釋
二摺子戲產生之背景
三摺子戲之先驅與成形
四摺子戲之興盛情況
結論/
論說小戲/
前言
一小戲之命義、形成與發展
二從小戲“鶻伶聲嗽”到大戲南麯戲文”
三從小戲“院本”到大戲“北麯雜劇”
四小戲的價值
餘言:小戲大展
論說精緻歌仔戲
一百年來歌仔戲的麯摺身世
二輾轉於江湖廟口,瞭望新路
三彰顯虛擬象徵流轉的美質
四《白蛇》、《濟公》、《天鵝宴》精華再現
五精緻歌仔戲的六大訴求
六融人現代生活,勿失鄉土性格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老先生給甲乙兩冊都簽名瞭,讓人感動。

评分

讀過 從西施說到梁祝——民族故事之命義、基型觸發與孳乳展延

评分

老先生給甲乙兩冊都簽名瞭,讓人感動。

评分

老先生給甲乙兩冊都簽名瞭,讓人感動。

评分

老先生給甲乙兩冊都簽名瞭,讓人感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