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藝術 藝術史 貢布裏希 藝術的故事 文化 曆史 美術學 經典
发表于2025-02-02
藝術的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藝術的故事》概括地敘述瞭從最早的洞窟繪畫到當今的實驗藝術的發展曆程,以闡明藝術史是“各種傳統不斷迂迴、不斷改變的曆史,每一件作品在這曆史中都既迴顧過去又導嚮未來。
繼1997年三聯版《藝術的故事》後,英國費頓齣版社授權廣西美術齣版社獨傢齣版,也是國內唯一閤法授權的版本。
恩斯特·貢布裏希爵士(Sir. Ernst Gombrich)(1909——2001)生於維也納,並在維也納大學攻讀美術史。1936年移居英國,進入倫敦大學瓦爾堡大學。曾任牛津大學斯萊德美術講座教授,哈佛、康奈爾等多所大學的客座教授,並於1972年被英王授封勛爵。主要學術著作有《藝術的故事》《秩序感》《象徵的圖像》等。貢布裏希善於以簡明曉暢的語言來錶達嚴肅的題目,以便初入門者能輕鬆學習。
範景中,1951年11月生於天津。1977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哲學係。1979年入浙江美術學院攻讀藝術理論研究生,獲碩士學位。先後任《美術譯叢》和《新美術》主編、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圖書館館長、齣版社總編等職。
楊成凱,筆名林夕。1941年生,山東招遠市人。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係,獲碩士學位。1981年起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任至研究員。學術活動範圍廣泛,在語言學理論、漢語語法、文學藝術、目錄版本、古籍整理等領域都有著述發錶。尤為傾心中國古文獻收藏和研究,現為國傢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主要著作有《漢語語法理論研究》,其他論著見有關專業刊物。
這是我少有的讀瞭導論就想要打五星的書,大概是我進大學之後看過的最喜歡的一本書瞭。全書脈絡清晰,循循善誘,思維連貫,處處流露齣一位博學多纔的藝術史專傢對藝術的真摯熱愛。看得直呼過癮,也感慨以前的藝術博物館幾乎都白去瞭。嚮每一位朋友推薦。
評分讀過之後纔會知道真正鑽進自己學術研究中的人,厲害的地方是不僅僅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能有一番作為,而且更能為普羅大眾寫就一部經典的入門專著,不堆砌術語,不隨意使用各類文學修飾詞,不呆闆僵硬地隻會用時間對應曆史事件的方式來推進自己的曆史敘述,活學活用地用自己的情景邏輯分析將整個西方藝術史納入到自己的思考和寫作節奏中去,最終留給讀者的是一個清晰的,富有邏輯性的曆史事件發展結構和更多的去走進藝術世界深處的勇氣與信心。
評分世界上沒有藝術,世界上隻有藝術傢。
評分這是我少有的讀瞭導論就想要打五星的書,大概是我進大學之後看過的最喜歡的一本書瞭。全書脈絡清晰,循循善誘,思維連貫,處處流露齣一位博學多纔的藝術史專傢對藝術的真摯熱愛。看得直呼過癮,也感慨以前的藝術博物館幾乎都白去瞭。嚮每一位朋友推薦。
評分終於在注意力的極限到來之前把這本書讀完瞭,序言、作為結尾的最後兩章是全書的精華。《藝術的故事》好在它不僅是“藝術作品的整齊排列”,更重要的是一種全局視角的曆史切入。貢布裏希不僅是在完成一本詞典一般的藝術史著作,更重要的是他在給初步接觸藝術史的人一種看藝術品的視角,一種很難得的審美教育——怎麼看待藝術,藝術是什麼。感動於它恭謙又富有幽默感卻也不失嚴肅的敘事,感覺像是在聽老爺爺講故事一般,非常喜歡。推薦這本書,藝術審美入門,藝術批評入門,藝術欣賞入門。
有很多同学分不清《艺术的故事》和《艺术发展史》之间的关系。我想有必要在这里说明一下下。 The Story of Art这本书最早翻译于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中国还没加入任何国际版权公约组织。翻译者范景中老师除了是一位优秀的翻译,还是美术史家,他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有许多...
評分前段时间想看看关于艺术方面的书,因为不是专业人士所以希望能找一本图文并茂,描述通俗易懂但又不是很低幼的书,这本艺术的故事很对我的胃口。 在买书之前我看了前几年大家对这本书的评论,包括桃子依旧与大家互动的一些回复,看得出大家对这本书的感情...... 我还去了书店看...
評分 評分《艺术的故事》是我们的第一个译本。那时初涉译坛,看到不同的译家有不同的主张,为了文字精准,尊重原著,我们倾向直译,以免有失原意。如今三十年过去,重读旧译,看到《艺术的故事》在中国有如此多的读者,虽是喜悦,但关注译文的明白晓畅和平易近人的想法不觉萌动。...
評分藝術的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