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故事》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继1997年三联版《艺术的故事》后,英国费顿出版社授权广西美术出版社独家出版,也是国内唯一合法授权的版本。
恩斯特·贡布里希爵士(Sir. Ernst Gombrich)(1909——2001)生于维也纳,并在维也纳大学攻读美术史。1936年移居英国,进入伦敦大学瓦尔堡大学。曾任牛津大学斯莱德美术讲座教授,哈佛、康奈尔等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并于1972年被英王授封勋爵。主要学术著作有《艺术的故事》《秩序感》《象征的图像》等。贡布里希善于以简明晓畅的语言来表达严肃的题目,以便初入门者能轻松学习。
范景中,1951年11月生于天津。197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1979年入浙江美术学院攻读艺术理论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先后任《美术译丛》和《新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图书馆馆长、出版社总编等职。
杨成凯,笔名林夕。1941年生,山东招远市人。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系,获硕士学位。1981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任至研究员。学术活动范围广泛,在语言学理论、汉语语法、文学艺术、目录版本、古籍整理等领域都有著述发表。尤为倾心中国古文献收藏和研究,现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汉语语法理论研究》,其他论著见有关专业刊物。
比较了李春的《西方美术史》教程和德比奇等人著的《西方艺术史》,就是贡布里希给我的收获最大。也难怪会有出到十六版,要不是他在1995年过世,我们还会看到他最新的补记呢。 李春的是典型美院式的教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一一分析了艺术流派和艺术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好啊! 开头翻看序言,只几页就吸引得放不下手了,作者的功力到底是世界顶尖大师级别的啊,视觉独到新颖开阔,用辞简洁明快。翻译也有信达雅的意境,很不错。20年前范先生就翻译过黑白旧版,1999年新16版由三联出版,现在再过了10年总算又有出版的,...
评分 评分比较了李春的《西方美术史》教程和德比奇等人著的《西方艺术史》,就是贡布里希给我的收获最大。也难怪会有出到十六版,要不是他在1995年过世,我们还会看到他最新的补记呢。 李春的是典型美院式的教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一一分析了艺术流派和艺术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评分有很多同学分不清《艺术的故事》和《艺术发展史》之间的关系。我想有必要在这里说明一下下。 The Story of Art这本书最早翻译于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中国还没加入任何国际版权公约组织。翻译者范景中老师除了是一位优秀的翻译,还是美术史家,他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有许多...
读的是台湾经联出版社,云雨翻译的版本。终于看完这本书了。想起当年在东海上陈格理的建筑史时候他说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这样:建筑史是艺术史的一部分,艺术史又是通史的一部分,想要真正了解建筑的来龙去脉,就要先了解大的时代。这本书是一本极好的所谓“艺术史”读物,贡布里从历史开始讲起,经济、文化、政治,在联系到艺术,他们对艺术的影响,艺术是怎么反应相应时期人们的思想。而又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让人兴趣盎然。
评分这样一本书断断续续看了半年。我一直认为这本书里面大部分陈述性的知识,譬如艺术史的来龙去脉和对艺术家的评价并不重要(虽然写得非常好),重要的是作者对待艺术开放的视角和清晰的阐述过程。首尾两章包含贡布里希个人观点的部分比较多,要继续追下去了!
评分好多人推荐的书,但感觉没想的那么惊艳。而且我犯了个大糊涂,把里面折叠的彩页当成印刷失误给裁、裁开了······
评分贡布里希早年学人类史,后来专攻艺术史,而且是个完完全全的人道主义者,超级温柔。范景中是老一辈的翻译家,很多名词不是通用翻译,要有一些艺术史的基础才可以对的上。这本书不是简单的艺术史科普,而是一种美学的教育,教人艺术的眼光和艺术的思维,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思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可能唯一有些遗憾的是,贡布里希的着眼点是整个艺术史,所以给所有画家的笔墨都很均衡,而那些伟大的画家们我很希望他能多写一点。
评分這是我少有的讀了導論就想要打五星的書,大概是我進大學之後看過的最喜歡的一本書了。全書脈絡清晰,循循善誘,思維連貫,處處流露出一位博學多才的藝術史專家對藝術的真摯熱愛。看得直呼過癮,也感慨以前的藝術博物館幾乎都白去了。向每一位朋友推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