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類學評論(第7輯)

中國人類學評論(第7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作者:王銘銘(主編)
出品人:後浪
頁數:304
译者:
出版時間:2008年
價格:3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6293068
叢書系列:中國人類學評論
圖書標籤:
  • 人類學
  • 中國人類學
  • 王銘銘
  • 學習
  • ★Anthropology
  • anthropology
  • 〖彝族研究〗
  • 301
  • 人類學
  • 中國
  • 學術評論
  • 社會研究
  • 文化研究
  • 民族研究
  • 學術輯刊
  • 社會科學
  • 理論研究
  • 人文科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評論》內容以社會及文化人類學(民族學)為主,不排斥相關學科(如社會學、曆史學、民俗學、文學等學科)學者之作品,主辦單位視培養年輕一代學人為己任,故將開闢相當篇幅供新生代學者發錶其作品(特彆是述評、書評及研究劄記)。作為學術探討平颱,《評論》將視具體情況,亦開闢相當篇幅選刊相關主題的已發錶論文。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反思西南人類學
按語
論西南民族的族群特質
中西之間的西南視野——西南民族誌分類圖示
中國人類學西南田野工作與著述的早期實踐
《川西民俗調查記錄1929》導讀
梁聚五關於苗族身份認同的書寫——近代中國邊緣族群以漢語文錶述
“我族”身份認同的個案研究
《祖蔭之下》的“民族錯失”與民國大理社會
民國時期中國民族學的史學傳統——以馬長壽的研究為例
穿越曆史與文化的他者觀——以漢彝知識分子彝學研究為例
曆史的書寫,現實的想象——20世紀50年代費孝通的民族研究
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人類學界的中國西南研究
東南與西南——尋找“學術區”之間的紐帶
跨學科講壇——混沌論、物質論、控製論與人類學
按語
混沌與矛盾——人類學藉用的反思
領悟物質與社會世界——再思亞洲季風圈南緣的“宗教”與“生産”
控製論結構的意義——東庫拉圈舷外支架船中風與水的觀念
文化人類學席明納紀要
全球化的人類學可能嗎?
社會理論中的馬剋思傳統與中國當代社會學研究
學術會議紀要
“雲南與中國民族學/人類學學術研討會”紀要
人類學實地研習營
第五屆中國人類學實地研習營活動報告
述評
巴彆塔的怨囿——學術場中的薩林斯轉喻
書評
《中國東南民族考古文選》
《東南民族研究》
《邊際族群:遠離帝國庇佑的客人》
《守望國界綫上的傢園——金平傣族的社會文化》
《渴望生存:農民工流動的人類學考察》
《“自由”的都市邊緣人——中國東南沿海散工研究》
稿約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反思西南人类学 按语 论西南民族的族群特质 中西之间的西南视野——西南民族志分类图示 中国人类学西南田野工作与著述的早期实践 《川西民俗调查记录1929》导读 梁聚五关于苗族身份认同的书写——近代中国边缘族群以汉语文表述 “我族”身份认同的个案研究 《祖荫之下...

評分

反思西南人类学 按语 论西南民族的族群特质 中西之间的西南视野——西南民族志分类图示 中国人类学西南田野工作与著述的早期实践 《川西民俗调查记录1929》导读 梁聚五关于苗族身份认同的书写——近代中国边缘族群以汉语文表述 “我族”身份认同的个案研究 《祖荫之下...

評分

反思西南人类学 按语 论西南民族的族群特质 中西之间的西南视野——西南民族志分类图示 中国人类学西南田野工作与著述的早期实践 《川西民俗调查记录1929》导读 梁聚五关于苗族身份认同的书写——近代中国边缘族群以汉语文表述 “我族”身份认同的个案研究 《祖荫之下...

評分

反思西南人类学 按语 论西南民族的族群特质 中西之间的西南视野——西南民族志分类图示 中国人类学西南田野工作与著述的早期实践 《川西民俗调查记录1929》导读 梁聚五关于苗族身份认同的书写——近代中国边缘族群以汉语文表述 “我族”身份认同的个案研究 《祖荫之下...

評分

反思西南人类学 按语 论西南民族的族群特质 中西之间的西南视野——西南民族志分类图示 中国人类学西南田野工作与著述的早期实践 《川西民俗调查记录1929》导读 梁聚五关于苗族身份认同的书写——近代中国边缘族群以汉语文表述 “我族”身份认同的个案研究 《祖荫之下...

用戶評價

评分

有偶一篇書評!

评分

有偶一篇書評!

评分

梁聚五關於苗族身份認同的書寫

评分

梁聚五關於苗族身份認同的書寫

评分

有偶一篇書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