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作为解释中国近现代史思想史上许多错综复杂现象的基本线索,在学术思想界引起巨大反响,毁誉参半。许多青年入学赞之为提供了崭新的范式变革。紧接此文,本书以数十年的新文学历程和哲学上“现代新儒家”等论题,简明而深入地展示了现代中国思想的诸多重要方面和问题,或明或暗地显现了上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的身影、悲欢和坎坷命运。书中论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长文则结合对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思想分析,说明由民粹主义、道德主义的入侵马克思主义,迷信战争经验等等,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
李泽厚(1930-) 美学家。长沙宁乡人。1948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职,1978年起任研究员。1982-1983年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访问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美学研究,是中国美学学会副理事长。近年主要在国外讲学,是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著有《美的历程》、《中国美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世纪新梦》等。
一直对阅读有关思想史、文化史和反映近现代社会变迁方面的书籍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王元化、李慎之、李泽厚这些当代思想界大家对于中国发展进程的回顾和展望以及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值得我们深深思索。这个暑假有幸拜读了李泽厚先生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评分精彩而深邃。思想史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每一种思想都有其可寻的根源和演变的逻辑,都能看到其过去的痕迹和未来的面貌。 就近代中国而言,无论是“中体西用”还是“全盘西化”,都是传统思维中根深蒂固的工具理性自觉或不自觉地择用加工的结果。在救亡图存的历史主题下,这种工具...
评分囫囵屯枣的浏览了一遍,见识了许多未所闻见过的思想和资料,把平日里常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串联在一起,在不少曾经困惑的地方也得启发而豁然开朗。在这本不算太厚的书里,从整体上把近百年来思想领域里的重要人物和思想做了个大概的介绍,这是李泽厚为我们呈现的中国现...
评分梁文道:今天我们讲到“五四”,往往指的不是一个狭义的政治性事件,不是1919年5月4号那天发生的事儿。还是一个时间跨度比较长,内容比较庞杂,然后参与的人员非常的多样化这么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文化政治综合性的运动。那么在这个运动,我们后来90年来,不断有人提出各种各样...
评分中国的现代史波澜壮阔。五四运动的灭祖灭宗的自我否定,四九年的终于站起来了,到七十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史走过了一条从躁动不安到重新理性现实地对待这个世界的一条演化之路。似乎今天,中国又站到了这样的一个十字路口。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
说毛那一代几乎最初都是坚持自由主义甚至无政府主义的,之前想不通这样的初心怎么演变出个文革。最近才发觉其实很简单,因为一直没有把自由作为一种价值,坚持它本身的意义一以贯之,而只是当作工具,求变革时拿它当令箭,然后就觉得它张钳子咬人了。同时又不知敬畏,西学冲淡了“敬”感又没带来“罪”感,不仅自由没有被价值化,该问“有价值这种东西?”//强调救亡所带来的文化暴力化的恶性循环下,启蒙的力量太弱了//牟宗三、熊十力这些精妙思想只能是“博物馆中的珍藏”,我们应深感痛心吧
评分竟然第一次读,虽谈不上严谨,但书中主要论断在当下仍具有统治性。只有读过此书之后,才更能觉知王德威等人的意义何在。
评分大一寒假读,开始找到方向
评分说毛那一代几乎最初都是坚持自由主义甚至无政府主义的,之前想不通这样的初心怎么演变出个文革。最近才发觉其实很简单,因为一直没有把自由作为一种价值,坚持它本身的意义一以贯之,而只是当作工具,求变革时拿它当令箭,然后就觉得它张钳子咬人了。同时又不知敬畏,西学冲淡了“敬”感又没带来“罪”感,不仅自由没有被价值化,该问“有价值这种东西?”//强调救亡所带来的文化暴力化的恶性循环下,启蒙的力量太弱了//牟宗三、熊十力这些精妙思想只能是“博物馆中的珍藏”,我们应深感痛心吧
评分2019年11月19日于公司开始阅读。 老书新发,骗钱之作。 关于救亡与启蒙,看邓晓芒的《批判与启蒙》要深刻得多,本书最有收益的就是毛泽东和马克思主义的部分,可以算四星,但其他部分既过时又无益,整体三星吧。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唯物历史观的关键,可惜当权者大都为权力所迷惑,忘记了这个根本的关键。不过这种话不用李泽厚说我也能说啊,所以这本书也就这样了。 金观涛的《历史的巨镜》秒杀本书,就这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