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泽厚(1930-) 美学家。长沙宁乡人。1948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职,1978年起任研究员。1982-1983年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访问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美学研究,是中国美学学会副理事长。近年主要在国外讲学,是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著有《美的历程》、《中国美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世纪新梦》等。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李泽厚
出品人:
页数:344
译者:
出版时间:2008-6
价格:3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28976
丛书系列:李泽厚集
图书标签:
  • 李泽厚 
  • 思想史 
  • 哲学 
  • 中国哲学 
  • 历史 
  • 中国 
  • 思想 
  • 文化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从剖析孔子仁学开始,提出中国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问题,认为血缘、心理、人道、人格为四大因素,孟、荀从内、外两方展升为光辉的个体人格和伟大的人类特征,而以实用理性、乐感文化为部精神。本书并以此贯穿论说了自先秦至明清的各种主要思潮、派别和人物。其中着重论证了中国的辩证法是“行动的”,而非“思辩的”,论说了秦汉时期所形成具有机反馈机制的“天人感应”宇宙观流传至今,庄子、禅宗的哲学是对人生作形上追求的美学,宋明理学作为道德形而上学仍具有重要价值,以及在明清时期思想中“内圣”与“治法”已出现分离,标志着中国式的政教合一将逐动摇,认为这是走向近代的重要趋向等等。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第一, 原典儒学是一个达到很高成熟程度的理论,从现在的角度看,是一种原始的圆满。它的超强稳定性能够给整个社会体系提供整体上最大的安全感效用; 第二, 儒学被中国民族最终接纳和秦汉的大一统相关。达成统一后的封闭社会,相对更加需要一个稳定性最强的伦理体系。如果中国...  

评分

本书是李泽厚关于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的一个文集。首先分析的是先秦诸子百家,并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了排序,之后讨论了秦汉思想、庄子的思想以及宋明理学,最后简单地谈了谈经世观念以及他对于中国智慧的理解。 再谈孔子是本书中的第一篇。作者还是通过传统的仁、礼、中庸顺序来...  

评分

本书篇目结构十分清晰,大体以儒家思想在先秦——秦汉——魏晋——宋明——明末的演变为主轴,加之以墨家、道法、庄禅思想特点的概述,最后以一篇《试谈中国的智慧》作结,其目的正如李泽厚先生本人所说,在于尝试“探究民族文化-心理结构问题以获得清醒的自我意识”。也正是因...  

评分

一,血缘根基 二,实用理性 三,乐(le)感文化 四,天人合一 对第二和第三点最有感触。 一,血缘根基 二,实用理性 三,乐(le)感文化 四,天人合一 对第二和第三点最有感触。一,血缘根基 二,实用理性 三,乐(le)感文化 四,天人合一 对第二和第三点最有感触。 一,血缘...

用户评价

评分

历史向来在悲剧性的二律背反中行进,周礼的一个特征是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的氏族统治体系的系统化;孔子用仁解礼,本是为了复礼,结果仁成了更本质的东西;孟子有意识地把第二因素的心理原则作为整个理论结构的基础和起点;孔孟荀一脉相承,荀子的理论更有逻辑,更具有唯物主义的精神;墨子具有小生产者思想代表的特征,以他们的立场来衡量社会生活现象,墨家的爱是以现实的功利为根基的;老子是积极问世的哲学,庄子则是超脱的形而上学,从人的个体角度批判,关心的是个体存在的身心问题。儒家从人际关系中来确定个体价值,庄学则从摆脱人际关系中寻求个体价值;秦汉思想以阴阳五行来建构系统论宇宙图式为其特色(董仲舒看得云里雾里);宋明理学在实质意义上更接近康德,将伦理提高为本体以重建人的哲学,康德是外向的认识论,宋明理学是内向的伦理学。

评分

我依旧不喜欢儒家……

评分

这么好的书我读了一学期还没读完,怎么能不给五星。从孔子孟子荀易到秦汉宇宙论,旁及中医。太精彩了吧,条分缕析又四通八达,中西互证。都想转投中国文论了(今天这么浮夸是咖啡喝多了)。我爱厚厚!

评分

: B210.5/4437

评分

感想:1.读这本书是一次被洗脑的过程。2.作者多少也被洗过脑。备注:1.洗脑一词此处中性 2.时代背景毕竟是30年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