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消亡:当代俄罗斯的教训》的作者从介绍世界历史上各帝国衰落的过程开始,从呈现上世纪80年代苏联经济状况入手,抽丝剥茧似地分析了苏联由食品短缺、物价飙升、货币危机、金融失信、石油价格下跌、政策失当而引起的经济恶化,如何一步步地演变为危机、演变为灾难、演变为破产,最后演变为政治失控.导致了苏联的消亡,使人们了解到苏联的解体并不是在骤然间迅猛地分崩离析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和必然的结果。
E.T.盖达尔 经济学博士,教授,1992年任俄罗斯联邦政府代总理;1993~1994年任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1994~2004年任“俄罗斯民主选择”党主席;1999~2003年任国家杜马议员,时为“正义力量联盟”党的共同主席之一,同时担任预算及税收委员会委员,现任俄罗斯转型经济研究所所长。
盖达尔先生在刊物上发表过的论文及出版的著作有上百部之多,其中包括:《经济改革与等级结构》(1990);《国家与演变》(1996);《经济增长中的反常现象》(1997);《失败和胜利的岁月》(1998);《漫长的时间——俄罗斯在世界上,经济史随笔》(2005)等等。
“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当年我吃着18斤定额粮,听着瓦西里真诚的憧憬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在我出生前几年曾经饿死过千百万人,更想不到烧牛肉+电气化的苏维埃居然也跟我们一样要凭票供应短缺的食品。当强悍的苏军也被迫挤占西德援助苏联平民的800万份军用口粮来果腹的时...
评分经济向来就难以与政治脱了干系。繁盛时,精英们会思度如何让政府民主、廉洁,有效率;萧败时,总有民众会不满现状,妄图揭竿而起。 从经济学角度剖析一个政权的解体,既避免了政治领域形而上的大是大非,又能用各种数据进行佐证,使人们理智的去认知。 作为一名曾经体制内的亲...
评分早在2008年,逛牛博网的时候就对苏联解体来自油价的下跌有些兴趣,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我反正信不过国内人士出版的各色关于苏联的书),上个月看到这本书几乎毫不犹豫的就买下了(原因很简单,因为作者的身份和内容),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开始看这本书的...
评分在学校看完了前面关键的几章,在火车上翻完了后面对俄罗斯帝国消亡过程的描述和分析。 20世纪最后一个帝国,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国,苏联,似乎是在一夜间倒塌了。造成这种倒塌的原因,大概有两个,经济结构问题,以及在此环境下戈尔巴乔夫推行民主。 苏...
评分石油、民族与苏联崩溃 秋风 看起来那么强大的苏联,为什么就崩溃了?这始终是一个重大但又让人迷惑的问题。盖达尔曾担任过俄罗斯总理,随后一直作为俄罗斯重要政党的领袖活跃于俄罗斯政坛,他同时又是经济学博士、教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思考能力。在这本《帝国的消亡—...
作者算是给自己在辩护么。反普京必须赞1
评分专制制度不稳定的根源在于掌权者缺乏权利来源的合法性,以及被社会理解并接受的解释。暴力通常在维护专制制度之中作用巨大。睡醒再写书评...
评分总体感觉很难懂,可能是因为对宏观经济的认识有限?书前后的逻辑感不够强,说来说去似乎就是出口石油和进口粮食的贸易问题。不过最触动人的仍是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原则的有利阐释,当经济弱到一定地步后,只能在政治筹码上不断让步,退无可退,在美国面前已无话语权。
评分总体感觉很难懂,可能是因为对宏观经济的认识有限?书前后的逻辑感不够强,说来说去似乎就是出口石油和进口粮食的贸易问题。不过最触动人的仍是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原则的有利阐释,当经济弱到一定地步后,只能在政治筹码上不断让步,退无可退,在美国面前已无话语权。
评分了解苏俄经济体制崩坏的好书,关于苏联的经济数据很有用,作者对苏联的解体丝毫不在乎。好毛子,他思想比麦德维杰夫高一境界。德意志第二帝国崩溃八年后,德国重新恢复了帝国特征,苏联也是崩溃八年后,在俄罗斯恢复了帝国特征,大约普特勒晚上真梦到斯大林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