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霍克海默(M. Max Horkheimer ,1895-1973) 德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之一。1895年2月14日生于斯图加特一个工厂主家庭。1922年在法兰克福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5年任该大学教授,后兼任哲学系主任。1930年任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并创办了《社会研究杂志》。1933年希特勒执政后,他把社会研究所先后迁到日内瓦、巴黎、美国,并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工作。1949~1950年他把社会研究所迁返法兰克福,仍任所长。1953年退休。1973年7月7日卒于纽伦堡。
九零年左右出生的人成长于这样的一种文化氛围之下:先是日本动漫的风靡,再到平民偶像的崛起,最后是当今网络文化的全面普及。七八十年代的由知识分子主导的诗意生活与民主热情已在一次激昂而又成为禁忌的副歌中随风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渗透全社会的,从大学生到初中辍学者...
评分作为最早研究文化产业的著作,感受到作者的预见性和批判的思想。作者担忧的是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艺术品将更多的体现出经济资本导向的特点,大众的价值取向也将更多的受到市场规律的影响。作者认为交换价值会引起艺术及内在价值的损害,造成商品贸易之外的道德、情感、传统价值的...
评分一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人都把自己的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当然,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黑暗”的中世纪并非黑暗。但试图考量其之所以被称为黑暗的标准,我们就不难发现:人们都是以近代以来的科学精神之标准来看待所谓的中世纪的“黑暗”;而问题则在于这样的一种标准...
评分有人说这本书写得神神叨叨,但一定程度上这不是作者的错而是译者的错。这本书的翻译可以说错谬非常多,很多地方读中译全不可解,读英译才能明白。 译者自称是按照英文译的,又经过德文的校对,但有些地方中译与英译的意思竟然完全相反,而根据上下文只有按照英译的意思才能顺畅...
评分这本书对我来说的确太早了一点,因为它竟然算是我社会理论方面的启蒙读物。只是蛮讽刺的是,作者是本着批判启蒙去的。书很难,记得我最开始读的时候,连读几页一句话都没读懂:连字面意思都不懂。后来放了一阵,我用自己的话把第一章“启蒙的概念”重述了一遍,才算是有了点头...
文化工业那篇看的最爽 可能是个人最关注的部分 看的最痛苦的是奥德赛 果然再不看那书就真的没法混了 然后反犹主义那段我总有种阿多诺过度阐释的感觉
评分这个需要对法兰克福学派及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懂
评分翻译扣两星……
评分译的很多地方前后意思完全相矛盾,我不觉得阿多诺会这么写东西,明天去打印曹贝马斯的译本看看
评分书是好书,三颗星完全是为了这个版本。你还能翻译的再烂一点儿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