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禪法要(大成拳傳人、立禪法脈傳人於鴻坤先生,以文化行者視角直接通達宗師王薌齋先生所講述的立禪精髓。)

立禪法要(大成拳傳人、立禪法脈傳人於鴻坤先生,以文化行者視角直接通達宗師王薌齋先生所講述的立禪精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夏齣版社
作者:於鴻坤
出品人:
頁數:168
译者:
出版時間:
價格:48元
裝幀:平裝-膠訂
isbn號碼:978750809638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武術
  • 大成拳
  • 於鴻坤
  • 中國
  • 禪修,冥想,正念
  • 靈性
  • 己亥
  • 武術
  • 傳統武術
  • 內傢拳
  • 立禪
  • 王薌齋
  • 於鴻坤
  • 心法
  • 養生
  • 文化
  • 武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迴到瞭王薌齋老先生最初對於立禪的重要性的強調,無論對於武學、中國文化,還是佛法的修習都是非常有價值的一個法門;其次,這是入門指要,討論直接、扼要,對於初學武者幫助很大。

著者簡介

於鴻坤(阿龍),大成拳傳人、立禪法脈傳人,文化行者。自幼習文學武,誦讀經典,曾隨路文瑞大師習南極派通臂拳法;隨馬賢達大師係統學練八極、翻子、劈掛、鞭杆等法門。上世紀80年代,始隨大成拳大師王選傑先生習練大成拳之功、技、理、法,王師賜名“鴻坤”,並題贈“鴻坤弟子,斷手第一,大成正宗,衣鉢傳人”以寄厚望,王師辭世後繼續追隨常誌朗大師研習大成拳。其後數十年,遍訪佛學、國學、拳學大傢,希冀融匯儒釋道三傢思想,以求貫通拳理精髓,突破拳法局限,從而通達人生真諦。重要著作有《大成拳學真諦》《大成拳》十捲本(前三捲已正式齣版)和《大成傳習錄》《立禪即意》。

圖書目錄

序 _ 1
第一篇:立禪先明理
一、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理” 3
理和見 _ 5
信和願 _ 7
法和行 _ 9
二、立禪、大成拳的“理” 13
過去練拳腳功夫的人,他們的要訣有“工、順、勇、疾、狠、真”。但練感知係統的人,他們的口訣都是無形的心法:“敬、謹、徑、勁、切。”後來王薌齋老先生根據自己的修煉境界, 又把這個心法再提升,總結齣五字訣:“恭、慎、意、切、閤。”
三、立禪與大成拳的關係 20
大成就是廢除瞭執著、程式化、模式化的一種身心狀態、感知狀態。通俗地說就是有彈性的、有生機的狀態,把身體、把身心連接起來。它的功夫是讓身體在空、樂的狀態下彌漫, 達至與天地相接的境界。
第二篇:立禪之修煉
一、立禪恢復樁的要領 29
我們開始時的要領是“視而不見”及“似笑非笑”,現在多加瞭一個“似尿非尿”,就是要收胯、有彈性。
二、為什麼要從站樁進到立禪 32
復其本然,增益良能 _ 32
站樁的人為取嚮和立禪的不預設 _ 36
因地心,果地覺 _ 39
用虛閤道 _ 43
從本然到渾圓 _ 47
從渾圓到覺悟 _ 49
三、立禪的方法和次第 51
有形非覺體,找到虛體 _ 51
練虛體為意體 _ 54
虛氣相即,我順人背 _ 55
四、守中用中,以應無窮 58
立禪的“中”是什麼? _ 58
怎樣用“中” _ 60
第三篇:立禪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
一、立禪與文化的關聯 69
立禪,就是要把你的心迴歸到古人和老子那種無欲的狀態、道法自然的狀態。如果你與老子成為知己瞭,他說的話你還會聽不懂嗎?隻有你的心和他的心維度一緻瞭,你纔能聽懂。
二、感知與拳學,以及生活中的以物用心 76
一舉一動,周身都要輕靈,尤須貫穿。這就是體。動之則分, 靜之則閤,這就是用。拿這個體用,什麼時候閤,什麼時候分, 怎麼閤,怎麼分,這都需要練。
三、再談站樁與立禪 86
站樁是什麼呢?它是要讓天性顯露齣來,讓天性彆逾越、彆破體、彆齣尖。形不破體,力不齣尖。不能偏離中道,要培養它,隻有培養它纔會有良知良能。在良知良能的狀態下時時刻刻覺察自己,覺察身外身內,這就是立禪的狀態。
第四篇:教學瑣絮
立禪與經典 _ 95
靜接物,動取中—要知實處便是虛 _ 98
厚重齣虛靈 _ 99
空胸而齣 _ 102
不能含胸,也不能挺胸 _ 104
要體認講到的要領 _ 105
不能老想著要領 _ 105
用功夫改變習慣 _ 108
重要的是要有信心 _ 109
守中用中,打神奪神 _ 110
無為拳法 _ 112
恢復樁要領解析 _ 115
生活就是修習 _ 1215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_ 124
不思善惡,恰當就好 _ 124
身體的奇妙關聯 _ 127
渾圓之體不能丟 _ 128
形式唯一,內涵不同 _ 131
掖胯 _ 131
口微張 _ 132
站樁不平衡怎麼辦 _ 134
站樁就是把身體重新格式化 _ 134
不住於形式 _ 137
立禪的功夫是身心覺悟 _ 139
是立禪,也是練拳,更是美好生活 _ 143
一邊聽著,一邊要拿身體印證這個東西 _ 148
編後記 151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固靈根而動心者武藝也,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

评分

固靈根而動心者武藝也,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

评分

固靈根而動心者武藝也,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

评分

固靈根而動心者武藝也,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

评分

不執於功夫,需要每天不斷地去煉習,去體認,以果地去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