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与傅斯年

陈寅恪与傅斯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岳南
出品人:博集天卷
页数:380
译者:
出版时间:2008-6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134332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传记
  • 陈寅恪
  • 傅斯年
  • 历史
  • 大师
  • 民国
  • 文化
  • 陈寅恪与傅斯年
  • 陈寅恪
  • 傅斯年
  • 民国学者
  • 历史学家
  • 学术史
  • 清华学派
  • 人文精神
  • 知识分子
  • 学术自由
  • 中国近代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著名史学家,傅斯年、陈寅恪先生弟子何兹全与著名评论家朱大可、何三坡、陈晓明、白烨、李建军、谢有顺、葛红兵、解玺璋、张闳、唐晓渡,联袂推荐。

傅斯年先生是北大培养出来的,对北大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在他一生的事业中,除了他办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还做过北大代理校长,对北大的贡献功不可没。

陈寅恪师是继《资治通鉴》的作者、宋代司马光之后近一千年一,又一伟大的史学家。

——何兹全

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个人传记。对傅斯年和陈寅恪的记忆,打开了被蓄意掩蔽的历史之门。他们在20世纪所遭遇的命运剧变,谱写了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哀歌。

——朱大可

就作者的写作功力和这部作品叙事方式、描述角度与文学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而言,是21此类题材的巅峰之作。

——资深编辑家、作家杨力虹、许志龙、史奉真、杨君

本书叙述了陈寅恪与傅斯年成长、留学以及在动荡岁月中颠沛流离,执着学术事业的艰难历程,生动卓然地展现了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的理想信念,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上半页知识分子心路历程与事业追求的心灵史诗,读来感人泪下,怅然太息。

本书再现了陈寅恪追求学术独立和精神自由的曲折而辛酸的一生,他和傅斯年是20世纪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中涌现的众多大师的杰出代表。

作者简介

1962年生,山东诸城贾悦人,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文艺学研究生班,文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北京。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中国自由知识分子,并着重于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同济大学、中山大学等著名学府人文知识分子学术、精神及人生历程的研究。

著有考古、历史题材纪实文学作品《复活的军团》《风雪定陵》(合著)《千古学案》《寻找“北京人” 》等十二部著作。另著有以自由知识分子人生命运、情感历程、学术精神与成就为主体脉络的《李庄往事》《梁思成、林徽因和他们那一代文化名人》《春去花还在》等纪实文学十部,其中《风雪定陵》《千古学案》等十余部作品被翻译为英、法、德、意、日、韩等文字在海外出版,全球销量已达数百万册,为中国最具全球影响的当代著名作家之一。

目录信息

序 独为神州惜大儒
第一章 风云际会
◎ 走进清华园
◎ 从北大到柏林
◎ 北京初会
◎ 槎浮海外
第二章 江湖多风波
◎ 欧洲行旅
◎ 柏林日夜
◎ 罗家伦信件披露的隐秘
◎ 傅斯年归国
◎ 中山大学的暗流
第三章 南北两校园
◎ 傅斯年与鲁迅、顾颉刚的冲突
◎ 由同窗到寇仇
◎ 陈寅恪进清华的背后隐秘
◎ 独为神州惜大儒
◎ 王国维沉湖
第四章 史语所的第一桶金
◎ 元和新脚未成军
◎ 内阁大档的“发见”
◎ 陈寅恪与内阁大档
第五章 望断天涯路
◎ 卢沟桥事变
◎ 流亡途中
◎ 再别长沙
第六章 南渡记
◎ 暂住蒙自
◎ 迁往昆明
◎ 炸弹下的陈寅恪与傅斯年
第七章 中研院院长争夺战
◎ 八方风雨会重庆
◎ 来渝只为胡先生
◎ 扬子江头流亡客
第八章 纵横天涯马
◎ 傅斯年家世情缘
◎ 辞别重庆
◎ 营救陈寅恪
◎ “杀孔祥熙以谢天下”
第九章 与李庄擦肩而过
◎ 骑上虎背的叶企孙
◎ 傅斯年与叶企孙之争
◎ 李庄不复见
第十章 西北望
◎ 乱世策士梦
◎ 傅斯年与毛泽东窑洞相会
◎ 延安归来
第十一章 千秋耻,终当雪
◎ 初闻涕泪满衣裳
◎ 代理北大校长
◎ 重返平津
第十二章 魂返关塞黑
◎ 燕大讲台上的背影
◎ 名山事业,流水人琴
◎ 陈寅恪失明经过
◎ 陈寅恪与蒋介石的因缘
第十三章 生别常恻恻
◎ 赴英就医
◎ 日暮苍山远
◎ 天才造就的事业
第十四章 北归一梦原知短
◎ 还都南京
◎ 最后的晚餐
◎ 去眼池台成永诀
第十五章 斯人独憔悴
◎ 醉不成欢惨将别
◎ 退守孤岛
◎ 傅斯年之死
第十六章 残阳如血
◎ 南国的冬日
◎ 闭口休谈作哑羊
◎ 续命河汾志未休
◎ 留命任教加白眼
◎ 著书唯剩颂红妆
第十七章 遗恨塞乾坤
◎ 汪篯、向达之死
◎ 傅斯年家族的毁灭
◎ 陈寅恪之死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近来有作家岳南,著《陈寅恪与傅斯年》《南渡北归》等书,名利双收。夜里无事,取《陈与傅》一书翻阅,但见史实错讹不一而足、轻薄戏谑随处可见、乱用典故屡见不鲜,摘编百家之余更要强作解人,述及八卦之际屡屡唾沫横飞。岂不正是鲁迅所言“无聊之徒,谬托知己,既以自...  

评分

越至尾处,越使人潸然。岛陆之差,从二老之亡,可窥一斑。 这部书的意义不只在于让我们看到二者的生平以及其卓越的贡献。更重要的在于让读者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重新审视“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内涵以及践行的可能性。 而这之与现实性问题才最为可观。 而已。而已。  

评分

朱渊清:“毕生之恨”谁记取 —— 也说顾颉刚与傅斯年 2008-9-28 6:45:45 东方早报——上海书评 http://www.dfdaily.com/node2/node31...1ai119953.shtml   朱最近读到岳南的《陈寅恪与傅斯年》,腰封广告所说的“大师之后再无大师”,其实是无意义(nonsense)的话,不...  

评分

作者的文笔有煽情过重的倾向,但是可贵的地方在于他里面所说的大部分东西都是查有所据的,作者把当年傅斯年和陈寅恪从欧美带回来的历史研究法用得很好,看了这本书相当于把这两人所有的传记或作品大概了解了一番,好书!  

评分

近来有作家岳南,著《陈寅恪与傅斯年》《南渡北归》等书,名利双收。夜里无事,取《陈与傅》一书翻阅,但见史实错讹不一而足、轻薄戏谑随处可见、乱用典故屡见不鲜,摘编百家之余更要强作解人,述及八卦之际屡屡唾沫横飞。岂不正是鲁迅所言“无聊之徒,谬托知己,既以自...  

用户评价

评分

可以用来玩大家来找茬

评分

作为传记文学,语言还算生动;作为史料研究,大多不足为信;但作为茶余饭后的八卦闲谈,却甚是有趣。书中材料丰富,信息量大,记叙带有强烈主观色彩,作者始终表现出对中国知识分子悲哀命运的扼腕叹息之余,把一切归咎于政治。然而知识分子最悲哀的不止于此,鲁迅在《两地书》中总结独异者与庸众的战斗时这么说:“这一类人物的命运,在现在——也许虽在将来——是要救群众,而反被群众迫害,终于成了单身,愤激之余,一转而仇视一切,无论对谁都开枪,自己也归于毁灭。”

评分

好看,也许有很多不够考究的历史,但还是好看的

评分

读完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和南渡北归系列后,这本书已经提供不了什么新鲜八卦和史料给我了,但是依然读的很伤心,很投入,自然也很喜欢,原本想做篇长文祭奠,可惜我对这一块的认知注定我说不出什么新鲜的东西,而如果抨击时事的话,文章又会像上一篇往事不如烟的书评一样消失不见,斯人既亡,邦国殄瘁

评分

俨然一部八卦史。。。结构显得太松散了,还经常冒出一些主观臆断的见解,值得商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