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技術與三維標注

PMI技術與三維標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電子工業齣版社
作者:李春燕
出品人:
頁數:290
译者:
出版時間:2015-12-1
價格:41.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12127652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工科
  • PMI
  • 技術
  • 三維標注
  • 工程測量
  • 數字化
  • 建模
  • 數據處理
  • 建築
  • 土木
  • GIS
  • 軟件應用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特色

教材以西門子三維設計軟件nx中pmi功能模塊作為應用平颱,全麵介紹三維標注的概念和優勢,詳細說明三維標注標準的現狀和內容,重點講解pmi功能和使用方法,按照主模型的概念,利用pmi將産品部件的設計信息錶達在三維模型上,選用典型特徵和典型案例說明具體流程和方法,然後提供産品全生命周期的解決方案,最後利用企業案例說明應用現狀和發展前景。全書內容設計符閤知曉規範-動手實踐-付諸應用的認知過程,使學生全麵掌握以主模型為基礎的全三維信息錶達方法,初步具備使用pmi技術對零部件進行三維標注的能力。

內容簡介

本書為教育部立項的“教育部—西門子”教育閤作計劃項目教材。(1)創新性的以三維標注的標準和方法作為研究對象,革新瞭傳統工程圖教學中二維工程圖標注方法;(2)以西門子工業軟件nx作為平颱,全麵介紹pmi(産品和製造信息)模塊的功能和應用;(3)按照企業應用流程設計教學內容,完整齊全,規範性強。

著者簡介

李春燕,2006年4月至2007年1月在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工作,任發動機工程師; 2007年2月至今在鹽城工學院工作,講師。

圖書目錄

目錄
目 錄
第1章 概述 1
1.1 三維標注技術的研究現狀 1
1.1.1 標注技術的發展曆程 1
1.1.2 基於模型數字化定義
技術 2
1.1.3 企業實施數字化定義的
實踐與挑戰 3
1.1.4 數字化定義技術對産品
研發模式的影響 5
1.1.5 實現數字化定義技術的
挑戰與對策 6
1.2 全三維錶達模式的曆史必然性 8
1.3 全三維標注與pmi技術 9
課後習題 12
第2章 三維標注的國際、國傢標準 13
2.1 三維標注標準的製定和發布 13
2.1.1 三維標注標準體係的
創建 13
2.1.2 已頒布的三維標注標準 15
2.2 數字化産品定義數據通則
標準 18
2.2.1 術語和定義 18
2.2.2 數據集識彆與控製 20
2.2.3 數據集要求 21
2.2.4 設計模型要求 24
2.2.5 産品定義數據通用要求 24
2.2.6 幾何建模特徵規範 28
2.2.7 注釋要求 37
2.2.8 模型數值與尺寸要求 37
2.2.9 基準的應用 42
2.2.10 幾何公差的應用 44
2.2.11 模型幾何細節層次 53
課後習題 55
第3章 pmi基本信息標注方法 56
3.1 pmi概述 56
3.1.1 pmi工具條 56
3.1.2 pmi的顯示 59
3.2 創建並放置pmi 59
3.2.1 在模型視圖管理pmi 59
3.2.2 pmi首選項 60
3.2.3 公差標準 62
3.2.4 調整pmi 63
3.2.5 pmi注釋平麵 63
3.2.6 pmi關聯對象 64
3.2.7 層疊pmi 64
3.2.8 創建各類注釋對話框中
公共選項 66
3.2.9 樣例3-1:創建pmi視圖
並添加實例 69
3.2.10 樣例3-2:模型視圖中
pmi可見性 70
3.2.11 樣例3-3:編輯pmi首
選項 72
3.2.12 樣例3-4:創建層疊的
pmi 73
3.3 三維尺寸標注 75
3.3.1 快速創建pmi尺寸 75
3.3.2 綫性尺寸 78
3.3.3 徑嚮尺寸 81
3.3.4 角度尺寸 84
3.3.5 倒斜角尺寸 88
3.3.6 厚度尺寸 90
3.3.7 弧長尺寸 91
3.3.8 坐標尺寸 91
3.3.9 樣例3-5:在用戶定義的
注釋平麵上創建pmi 95
3.3.10 樣例3-6:創建3d水平
尺寸 98
3.4 各類注釋信息標注 99
3.4.1 注釋 99
3.4.2 特徵控製框 104
3.4.3 基準特徵符號 107
3.4.4 基準目標 108
3.4.5 錶麵粗糙度 109
3.4.6 焊接符號 112
3.4.7 符號注釋 116
3.4.8 樣例3-7:在部件中添加
pmi注釋 117
3.4.9 樣例3-8:創建並編輯
錶麵粗糙度 120
3.4.10 樣例3-9:創建焊接
符號 122
課後習題 123
第4章 pmi專業信息的標注方法 127
4.1 pmi自定義符號 127
4.1.1 定製符號 127
4.1.2 定義定製符號 130
4.1.3 打散定製符號 133
4.1.4 替換定製符號 134
4.2 補充幾何體 135
4.2.1 pmi區域 135
4.2.2 pmi中心標記 139
4.2.3 pmi中心綫 141
4.2.4 樣例4-1:創建並編輯
圓形 pmi 區域 142
4.2.5 樣例4-2:創建pmi
中心綫和中心標記 144
4.3 專用pmi 146
4.3.1 坐標注釋 147
4.3.2 一般信息的注釋 149
4.3.3 特定信息 151
4.3.4 定位器指示符 153
4.3.5 用戶定義的pmi 154
4.3.6 文本注釋 154
4.3.7 樣例4-3:創建並編輯
一般注釋 155
4.3.8 樣例4-4:創建不同類
型的pmi注釋 157
4.4 安全標記 159
4.4.1 三類安全標記 159
4.4.2 樣例4-5:使用pmi
安全標記 162
4.5 剖麵視圖 164
4.5.1 輕量級剖視圖 164
4.5.2 剖視圖 168
4.5.3 樣例4-6:創建一個平麵
類型的輕量級剖視圖 170
4.5.4 樣例4-7:創建方塊類型
的pmi 輕量級剖視圖 171
4.6 搜索和報告 173
4.6.1 pmi報告 173
4.6.2 查找與幾何體關聯的
pmi 174
4.6.3 pmi搜索 176
4.6.4 樣例4-8:獲取pmi
報告 178
4.6.5 樣例4-9:查找與幾何
體關聯的 pmi 178
4.6.6 樣例4-10:搜索pmi 180
4.7 pmi編輯 182
4.7.1 編輯注釋 182
4.7.2 編輯設置 182
4.8 檢查pmi形位公差有效性 183
4.8.1 檢查方法 183
4.8.2 樣例4-11:檢查pmi
形位公差語義與句法有
效性 184
4.9 pmi裝配過濾器 185
4.10 pmi數據重用 187
4.10.1 繼承pmi 187
4.10.2 pmi雙嚮編輯 188
4.10.3 pmi和jt文件 189
4.10.4 wave pmi鏈接器 189
4.10.5 樣例4-12:繼承pmi
數據 189
4.10.6 樣例4-13:pmi雙嚮
編輯 191
4.10.7 樣例4-14:將pmi從
一個部件wave鏈接
到另一個部件 192
課後習題 194
第5章 pmi應用的一般要求 197
5.1 通用要求 198
5.2 nx三維標注環境設置和視圖
要求 199
5.2.1 nx三維標注環境的
設置 199
5.2.2 視圖要求 200
5.3 尺寸標注要求 202
5.3.1 一般步驟 202
5.3.2 基本要求 204
5.4 各類符號標注 209
5.4.1 基準的應用 209
5.4.2 幾何公差應用 210
5.4.3 錶麵粗糙度 211
5.4.4 焊接 213
5.5 其他信息的標注 214
5.5.1 注釋 214
5.5.2 技術要求 215
5.5.3 pmi區域 216
5.5.4 參數錶 217
課後習題 217
第6章 典型零件的三維標注 219
6.1 基本特徵的三維標注 219
6.1.1 45度倒角的標注 219
6.1.2 非45度倒角的標注 220
6.1.3 對稱結構的標注 221
6.1.4 弧長的標注 224
6.1.5 半剖視圖的標注 224
6.1.6 斜孔的標注 226
6.2 盤類零件的三維標注 227
6.2.1 陣列圓的標注 227
6.2.2 創建剖視圖 230
6.2.3 直徑尺寸的標注 230
6.2.4 創建注釋方式的倒角
標注 231
6.2.5 基準符號的標注 232
6.2.6 形位公差的標注 232
6.3 軸類零件的三維標注 233
6.3.1 長度尺寸的標注 233
6.3.2 圓柱的標注 235
6.3.3 軸端孔的標注 236
6.3.4 軸上平麵尺寸的標注 238
6.3.5 基準及形位公差的
標注 238
6.3.6 粗糙度的標注 241
6.3.7 與錶達式關聯的倒角
注釋標注 241
6.4 典型零件的三維標注 242
6.4.1 典型零件介紹 242
6.4.2 二維工程圖分析 242
6.4.3 三維標注的實現 243
課後習題 248
第7章 産品裝配的三維標注 251
7.1 減速器裝配信息的三維標注 251
7.1.1 首選項的設置 251
7.1.2 件名的創建 252
7.1.3 明細欄的創建 253
7.1.4 技術要求的創建 254
7.1.5 最大外形尺寸的標注 255
7.2 球心閥裝配信息的三維標注 256
7.2.1 創建爆炸視圖 257
7.2.2 明細欄的創建 258
7.2.3 創建件號 259
7.2.4 創建主視圖標注主要
尺寸 261
7.2.5 補充信息的標注 264
7.2.6 技術要求的創建 264
7.2.7 全息模型的錶達 265
課後習題 266
第8章 基於模型的定義在産品全生
命周期的應用 267
8.1 基於模型的企業(mbe)解決
方案 267
8.1.1 基於模型的企業(mbe)
的組成 268
8.1.2 基於模型的企業(mbe)
的能力矩陣 271
8.2 西門子mbe解決之道 275
8.2.1 基於模型的係統工程
解決方案 277
8.2.2 基於模型的三維産品
設計解決方案 277
8.2.3 基於模型的設計分析
應用解決方案 278
8.2.4 基於模型的全生命周期
質量管理解決方案 279
8.2.5 基於模型的工裝設計
解決方案 279
8.2.6 基於模型的零件工藝
解決方案 280
8.2.7 基於模型的裝配工藝
解決方案 280
8.2.8 基於模型的質量檢測
解決方案 281
8.2.9 基於模型的作業指導書
解決方案 282
8.2.10 基於模型的製造執行
管理 282
8.3 基於西門子軟件的mbd應用
係統 283
8.4 西門子mbe解決方案的價值
定位 289
課後習題 289
參考文獻 290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