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語音學 語言學 社會學 皖南 漢藏語 安徽 曆史 人類學
发表于2025-01-24
皖南方音史及《字匯》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皖南方音史及〈字匯〉研究》在《明清皖南方音研究》的基礎上往前推進,從皖南方言的較早資料--南宋方音--開始,敘述從南宋、元、明、清幾個朝代的方音情況,並試圖探索皖南方音的演變規律。在各朝代的敘述中,承襲《明清皖南方音研究》的體例,把皖南分成徽州和宣城兩部分;在此之下,再按照各朝代展開。《皖南方音史及〈字匯〉研究》:皖南這塊土地上自古就生活著人類,並且延續瞭很長時間。土墩墓是吳越文化的常見形式,在皖南全境幾乎都有發現,如屯溪、郎溪、蕪湖、繁昌、南陵、青陽等。屯溪的土墩墓中發掘齣的兵器具有典型的吳越兵器風格。皖南指安徽南部,但是皖、安、徽本來都隻是安徽省的局部地名。其中,皖這個名稱來曆最早,上古時期隻指潛山附近。據說皋陶後裔在此創立方國,後代繼有王族被分封到此,均稱皖國。安徽簡稱皖來源於此。但古代的皖國實際上沒有今天的安徽地域那麼大(陸勤毅2011,1-2)。安徽在曆史上很少以一個整體的區域被看待,直到清朝初期設立江南西路,後改設安徽省,纔在中國腹地齣現瞭一個獨立的行政區安徽。安徽省的名稱是取安慶、徽州這兩個省內主要政治、經濟代錶性城市各一字聯閤而成。因為當時徽州是經濟中心,安慶是治所駐地。安徽的大部分地區在夏商周時代都是夷族。其中江北地區屬於東夷的一支淮夷。淮夷跟山東、江蘇北部的部分地區有密切關係,與中原腹地的華夏部族有區彆,但有頻繁的交流。三代以後就跟華夏融為一體瞭。長江以南地區則屬於蠻夷,跟蘇南、浙江一樣,是百越的一部分。而古越族與古夷人有不同的來源和文化。所以,大概在可以上溯的曆史時間內,安徽中北部和安徽南部具有不同的文化來源。根據有關史料,夏王朝就有徵伐淮夷的記錄,那麼,至少這個時間之後,安徽的江淮以北地區就是夷人的領地。而安徽的江南部分地區,即俗稱的皖南,從考古發掘看,其早期的墓葬形式主要是越族的;秦朝時又由越族腹地徵發居民到這裏,至少在三國時期還是山越的地盤。所以,在文化上皖南和安徽中北部地區是長期有差異的。安徽長江兩岸僅僅隔著一條長江,文化應該有很大的同一性。雖然古代的交通工具不發達,長江天險又難以逾越,但是,古代人類的活動可能並不會過多地受山水等自然條件的限製。也就是說,史前時期長江南北的文化差異可能並不會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巨大。但是,從我們看到的古人遺跡來看,長江以北地區確實跟中原接近一些,江南地區則疏遠一些。這可能主要是因為從北方、東方來的淮夷驅趕瞭當地居民的緣故。江北的文化,傳說時代的大禹跟塗山氏女結為佳偶,生下瞭我們民族曆史上第一位君主啓;塗山氏女作我們民族曆史上第一首詩歌"候人兮猗";《史記》《竹書紀年》和甲骨蔔辭上都記載過中原君主攻打淮夷的事。(參見陸勤毅2011,6;唐先田、陳友冰2013,3;何光嶽1986)這些都說明,淮夷生活的江淮地區有史以來都存在著一種至少在文化上可以與中原王朝抗衡的勢力。反觀江南,現有的發掘資料似乎都證明其文化與江浙趨同。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南陵、銅陵、樅陽等地先後發現瞭商周時期的多處銅礦遺址。繁昌、銅陵還發現瞭大量的商周時期的礦渣,說明當時皖南已經成為瞭青銅器的産地。據專傢分析,對潁上鄭小莊齣土的晚商青銅器微量元素分析發現,其所用的銅料可能來自銅陵。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皖南方音史及《字匯》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