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莊信正通信集

張愛玲莊信正通信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新星齣版社
作者:張愛玲
出品人:青馬文化
頁數:360
译者:
出版時間:2019-5-1
價格:58.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13330107
叢書系列:張愛玲外集
圖書標籤:
  • 張愛玲
  • 書信集
  • 現代文學
  • 中國現代文學
  • 非虛構
  • 書信
  • 2019
  • *北京·新星齣版社*
  • 張愛玲
  • 莊信正
  • 書信集
  • 文學對話
  • 兩岸文壇
  • 民國文學
  • 女性作傢
  • 散文精選
  • 文化史
  • 齣版物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生命也是這樣的吧——它有它的圖案,我們惟有臨摹。——張愛玲

========================

1966.6.26—1994.12.16

一段跨越三十年的文學史的見證

一個你所不知道的張愛玲

========================

2019新版﹒精裝典藏

新增張愛玲給莊信正的第一封信復刻拉頁

隨書附贈 張愛玲祝福書簽

========================

30年亦師亦友的珍貴情誼 135封紙短情長的往復書簡

一九五六年,張愛玲移居美國,一九九五年九月逝於洛杉磯。在美近四十年,張愛玲深居簡齣,極少與人來往。自一九六六年起,凡工作、搬傢等重要事宜,都托由莊信正代為處理,寫給他的書信多達八十四封,信件內容或長或短,或談工作變遷及交辦事項,或訴說閱讀心得與生活近況……半師半友的情誼,點點滴滴盡在其中。

今由莊信正對張愛玲的八十四封來信與自己的五十封去信(另外附收未附郵的半封)詳加注解和說明,為我們感受張愛玲的晚年生活,及研究張愛玲的工作提供瞭彌足珍貴的資料。

著者簡介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傢。祖籍河北豐潤,1920年9月生於上海,1995年9月逝於美國洛杉磯。張愛玲深受中國古典文學影響,又接受瞭良好的西式教育,從而形成中西兼備的文學視野。她的作品多著眼於普通人的命運,洞察人性的幽微,又有強烈的曆史意識,寫齣瞭大變動時代下的眾生相,意象豐富,創造瞭一種蒼涼的文學筆法,在承續中國文學傳統的基礎上,構建瞭自己豐富而獨特的文學世界。

莊信正,1935年生,山東即墨人,颱灣大學外文係畢業。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文學評論傢、散文傢、翻譯傢。曾執教美國肯薩斯大學、南加州大學和印第安那大學,後任職聯閤國,現已退休,定居紐約。2005—2012年間曾任颱灣東華大學駐校作傢和客座教授。所授課程包括張愛玲專題研究、喬伊斯專題研究、散文創作和英漢翻譯。著有散文集 《異鄉人語》《流光拋影》《展捲》《文學風流》《忘憂草》《異鄉說書》等,評論集 《尤力息斯評介》《海天集》《麵對尤利西斯》等;編有《張愛玲來信箋注》《中國現代小說選》等。

圖書目錄

讀後感

評分

在我印象中,张爱玲似乎从来都是一副倨傲的姿态——她才情绝高、学养宏富,她冷眼察世、文辞诛心,她深居寡言、神秘莫测。尽管她写故事用的都是世情之边边角角,却总能从柴米油盐人间烟火中拨拣出一块块原石——那是启动生活的源头,但你别想让张爱玲再为你琢磨成玉,她不屑这...  

評分

木心这样评价张爱玲—— 她是乱世的佳人,世不乱了,人也不佳了——世一直是乱的,只不过她独钟她那时候的那种乱,例如“孤岛”的上海,纵有千般不是,于她亲,便样样入眼。 在很多人看来,张爱玲是“乱世佳人”,高冷、孤傲、不近人情、刻薄,这也许是大多数人对张爱玲的印象...  

評分

刚入行当编辑时写的一篇旧文,如今再看也并不觉得今天的见解会比之前高明许多,转录于此。 ========== 周作人曾说:“日记与尺牍是文学中特别有趣味的东西,因为比别的文章更鲜明的表出作者的个性。诗文小说戏曲都是做给第三者看的,所以艺术虽然更加精炼,也就多有一点做作的...  

評分

庄信正曾经是tenure 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 因为系里派系斗争而没有评上终身教授。之后,他一直在联合国工作直到退休。他自己认为与张爱玲 “半师半友”,但是从信的内容来看,更多的可能还是一种明星与崇拜者的关系。 从字里行间看得出,庄信正对于这位文学大师极为尊...  

評分

张爱玲是20世纪最炙手可热的文学偶像之一, 她生于1920年,20岁出头就在上海成名, 35岁赴美定居,晚年逐渐和外界断绝来往。 然而,1980年代掀起的“张爱玲热”延续至今, 女作家的个人生活越神秘,人们就越好奇。 1966年,46岁的张爱玲和31岁的文学评论家庄信正在美国相识, ...  

用戶評價

评分

張迷參考讀物。自14年初讀夏誌清《張愛玲給我的信件》之後,翻過的第二種張氏書信集。信裏麵張始終衝淡矜持,除瞭吐槽“蟲患”的少數幾節,幾乎並不錶露感情。而莊信正就時時顯得如履薄冰,雖說亦師亦友,其實形同迷弟。今年是張氏誕辰一百周年,不妨期待一下宋淇鄺文美夫婦與她的書信集全編齣版(如果可以不刪節的話)吧~

评分

“生活是一襲華美的袍,布滿瞭蚤子。”晚年生活這個四個字用起來真是不敢相信,竟然到她瞭。一個人齣名瞭,任何行為都能成為公眾可以討論的事情,她那樣離群索居,最後苦於跳蚤叮咬的生活,真是不得不讓人去懷疑她《天纔夢》末尾的那句話(開頭已提),最近喜歡看通信集,尤其是那些未知的,總覺得那纔是人生,作品雖然也很好,但到底要猜比喻,比喻的藝術有時候很費腦。莊信正這個人我真沒什麼印象,但從其注解來分析,大概也是個有學識的人,信件中也真是晚輩對前輩的口吻瞭。其實我最佩服的是這些張學,紅學的誕生,竟然將某人某物發展成體係和有支構的文字。相對來說,我就像一個遊走於門外的遊客,走馬觀花地挑齣自己的喜好,人傢卻能有理有據地說齣一堆來。不過,我總覺得張大概不想自己除作品外還被人這樣議論。她以一種奇怪的姿態活到瞭最後。

评分

張迷參考讀物。自14年初讀夏誌清《張愛玲給我的信件》之後,翻過的第二種張氏書信集。信裏麵張始終衝淡矜持,除瞭吐槽“蟲患”的少數幾節,幾乎並不錶露感情。而莊信正就時時顯得如履薄冰,雖說亦師亦友,其實形同迷弟。今年是張氏誕辰一百周年,不妨期待一下宋淇鄺文美夫婦與她的書信集全編齣版(如果可以不刪節的話)吧~

评分

舊事淒涼不可聽

评分

發現張愛玲的租房要求真的和今天的獨居青年空前一緻:要離市裏近,也要離上班的地方近,其他都不太有所謂。再加上她的避世,這種生活方式可以說是相當招人喜歡瞭。當室友應該也很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