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思想,傅雷传译
行云流水,殊无沉闷之气
图文精排,让艺术自己说话
-
艺术是孤独的产物,因为孤独比快乐更能丰富人的情感。——罗丹
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傅雷
致敬“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灵魂
-
《罗丹艺术论》成书于罗丹晚年,是保罗•葛赛尔所记罗丹关于雕塑艺术和历代大师的评述议论,集中反映罗丹艺术观和美学思想,既是对欧洲雕塑史的科学总结,又是个人经验的精练概括,其中贯穿着罗丹对前人的崇敬、对名作的卓见和创作的喜悦、深思的刻痕、点滴的自省。
-
《罗丹艺术论》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在现身说法:古希腊雕塑、文艺复兴雕塑和罗丹本人雕塑的要义,以及一切艺术美的光华,皆有展示。可以说,他讲述得超尘脱俗,似乎在用语言进行形象化的雕塑,而奇迹的是,他凿斫出了空谷之音,骤然间就鸣动了读者的心弦。
——范景中
读你心仪的某位艺术家的谈话,好比是在窥探某位你喜欢的明星的种种隐私,当初看这本书的时候正是这番心情。看他谈如何造型,看他谈论女人,看他谈艺术之神秘,看他臧否同时代的人以及古代的人,具体而又实在。无关深刻与浅薄,无关私情与公正,你总会信他,因为你觉得他活在艺术的里面,他是一个艺术的“当事人”。
——老树
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
法国雕塑艺术家,他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罗丹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 。
-
译者简介
傅雷(1908-1966)
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毕生翻译作品三十余部,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
这是一本很珍贵的书,因为是罗丹仅存的谈话内容被整理成册,看的时候没有枯燥的感觉,就像和罗丹进距离接触,临听他的教诲似的。特别是他谈到在夜晚灯光下的雕塑很有意思,是自然光下所不能观察到的,人体的肌肉在灯光下显现的更为有趣,还能看到酒涡。多么有意思的观察角度,...
评分 评分罗丹是现代最杰出的雕塑家之一,其作品委实相当杰出,如巴尔扎克像等,其实本次阅读我倒更被“老娼妇”所“惊艳”。 本书有些《论语》的感觉,作者与罗丹长时期接触,交流,然后总结出此书,当然不是简短的箴言体,而是略带散文性质。还不错的作品,不仅对于欣赏罗丹雕塑本身,...
评分在《罗丹艺术论》里面有几段对雕塑《思》、《幻象,依加尔的女儿》和《马身人面的女妖》的绝妙介绍: 我赞美陈列在卢森堡博物馆里的《思》的复制品。 谁能忘记这奇特的作品呢? 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神秀,面目俊美的女性头像。她低着头,周围萦绕着梦想的气氛,显得她是非物质...
评分以前看罗丹的雕塑,除了《思想者》外,如《吻》一样优美的不多,当然这是一般人的审美。他的《巴尔扎克像》《老娼妇》等都丑得让人反胃。可是看久之后却有着相当的魅力,《巴尔扎克像》重新被树立就是如此。而《老娼妇》震动到了人的内心深处。也许这就是罗丹的那句“世上到处...
“你不息的发掘着个人意识中的神秘的国土,而你把它永远扩大起来。
评分“素描之于艺术有如风格之于文学。凡是装腔作势,搔首弄姿以炫人的风格,必是最坏的;只有使读者完全沉浸到文中所讨论的问题中去,激动他们的感情而忘记文字的风格,才是上品。”——罗丹天马行空的评论总离不开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而他的雕塑风格确实也与米开朗琪罗的画风最接近。但真的没有什么深入的体会,谈得太散漫了,他是伟大的艺术家,随便说什么都可以成为观点——这是事实。
评分罗丹的发言甚大,亦配他的身份。经过傅雷的翻译,有了些罗曼罗兰的调子。
评分这个译本读起来太难受了????
评分“你不息的发掘着个人意识中的神秘的国土,而你把它永远扩大起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