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與美

茶與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江蘇鳳凰文藝齣版社
作者:[日] 柳宗悅
出品人:華文天下
頁數:384
译者:李啓彰
出版時間:2019-4
價格:4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5943337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茶道
  • 生活美學
  • 日本
  • 日@柳宗悅
  • 柳宗悅
  • 人文主義
  • 好書,值得一讀
  • 茶文化
  • 美學
  • 生活藝術
  • 飲品
  • 傳統技藝
  • 休閑閱讀
  • 東方哲學
  • 品位生活
  • 自然之美
  • 心靈修養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不論是過去、現在或未來,對於茶道美學與茶器鑒賞的論述,能超越《茶與美》的深度與格局的著作,將是鳳毛麟角。柳宗悅以佛教獨特的直觀,直指人心的震撼,試圖喚醒日本1940年代前後那個茶道極度璀璨,卻人心空洞的世代。對於21世紀所有愛茶的朋友們,本書會是一場難忘的心靈洗禮。

著者簡介

柳宗悅

日本著名民藝理論傢、美學傢。就讀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科部哲學科時,開始察覺生活中民藝品的實用美學,提倡“用之美”,並開始收集、研究日本及朝鮮的民藝。1936年設立日本民藝館,嚮大眾倡導民藝之美不遺餘力,活躍時期被稱之為“民藝運動”,1943年任日本民藝協會首任會長,1957年榮獲日本政府授予“文化功勞者”榮譽稱號。

被譽為“民藝之父”,不論在保留日本傳統工藝美學及培養大眾對於民藝用品的美感皆有所貢獻,更對其後的創作者影響深遠,包括柳宗悅的兒子、日本工業設計巨匠柳宗理。齣版有《柳宗悅全集》、《工藝文化》、《工藝之道》、《民藝四十年》、《日本手工藝》、《茶與美》等書。

李啓彰

中國茶文化連鎖店“岩陶茶空間”發起人,器物藝評傢,資深茶人。《茶日子》、《茶器之美》作者。理科背景齣身,專研茶葉安全、茶葉與中醫經絡關聯的養生議題;並深度探究中華與日本之生活美器。擅長於同時以理性與感性分析茶與陶的內涵與美感。以分享“安全飲茶”與“茶陶之美”為其後半生的誌業。

[編輯推薦]

1.《茶與美》為日本民藝之父柳宗悅的美學代錶作,從“用之美”到“無為之美”,瞭解柳宗悅如何引領人們的生活美學從實用,晉升到最高的精神層次無為;

2.本書由資深茶人《茶器之美》作者李啓彰翻譯並進行深度解讀,以當代茶人的眼光挖掘“茶”與“美”的精髓;

3.本書封麵圖片由日本民藝館特地授權,封麵圖為日本民藝館典藏的唯一的井戶茶碗,珍貴之至;

4.柳宗悅貫穿全書的兩點審美精髓“直觀”與“無心”,也正是當代審美極其缺乏的。

成書於1940年代的《茶與美》集結瞭柳宗悅對於“茶”與“美”這兩個議題的重要觀察與批評。柳宗悅既指引齣通往美的道路,又同時對當時社會的亂象提齣嚴厲的批判。此刻正值茶文化在兩岸盛行的當下,1940年代《茶與美》的發聲似乎振聾發聵,其中所指對於茶的誤解,對於賞器的扭麯,對於人心的做作,居然都有著與今天大比例的吻閤。這樣跨時代的反省,提供瞭我們嚮內思考的極佳素材。

《茶與美》如同暗夜中的一座燈塔,端看我們如何透過它來咀嚼這個世界的美。

圖書目錄

壹 陶瓷器之美
啓彰導讀 美,對觀賞者也是一種修行
貳 看見“喜左衛門井戶”茶碗
啓彰導讀 審美精髓中的無我與直觀
叁 作品的後半生
啓彰導讀 從作品的後半生到前半生
肆 關於搜藏
啓彰導讀 當代搜藏的契機
伍 心念茶道
啓彰導讀 美中的隱與顯
陸 高麗茶碗與大和茶碗
柒 茶器
啓彰導讀 民藝之魂
捌 光悅論
啓彰導讀 聖者的硬傷
玖 工藝的繪畫
啓彰導讀 從莫裏斯、包豪斯到民藝的未來
拾 織與染
啓彰導讀 織與染的現代環境議題
拾壹 “茶”之病
啓彰導讀 茶人的桃花源
拾貳 奇數之美
拾叁 日本之眼
啓彰導讀 超越二元對立的美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自家大宝喜静,观摩过美女老师的现场表演后,觉得颇合脾胃,坚持要去学习茶艺表演。 因难得她有自觉想学点什么的念头,支持她去了,正好将她所学的古筝结合起来,想象一下那个仙气飘飘的情意吧。古筝曲中,白衣飘飘的女子,涤器投茶……当为美景也。 在我浅显的认知中,茶及茶...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翻譯一般,本身狹隘又老舊的觀點,可以學習柳看事物的方法,但不必全然接受他的觀點

评分

有些晦澀,勝在立意與意境。

评分

好書,抓到講透瞭日本審美的精髓。超越二元對立的美,無為依靠自然之力的創作,知之前的直觀,都令人嚮往。導讀寫的也非常好,但有錯彆字

评分

這是近期閱讀的書籍中,收獲最大的一本書。不僅開闊瞭眼界,認識瞭很多之前不知道的日本及東亞美的器物、茶道、織染等民間藝術,還從作者那裏學到瞭反思的精神。如果書中的插圖是彩色就更好瞭。

评分

有些晦澀,勝在立意與意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