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靜的半島

不平靜的半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馬可孛羅文化
作者:金時德
出品人:
頁數:352
译者:林珮緒
出版時間:2019-4-11
價格:NT$42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57875960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東亞史
  • 曆史
  • 海洋史
  • 朝鮮半島
  • 港颱版
  • 海洋
  • 朝鮮
  • 明清史
  • 半島曆史
  • 社會動蕩
  • 政治衝突
  • 冷戰背景
  • 韓國近代史
  • 民族認同
  • 曆史反思
  • 不平等現象
  • 文化變遷
  • 身份危機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一本重新定義東亞各國勢力角逐的新史書!

為何韓半島成為大陸與海洋勢力短兵相接的地緣政治要衝?

「大東亞共榮圈」的起始點在韓半島上?

幾百年來,各國勢力消長,然而海洋、大陸的勢力交鋒仍影響世界局勢,

身處在東亞,該如何鑑往知來,在國際舞颱占據一席地位?

韓半島,北與中國、俄羅斯相連,南隔一道海峽與日本相望。這樣特殊的地理位置,讓許多韓國人認為韓半島因位處地理要衝,纔屢屢遭外部強權侵略。如此看待歷史,雖然情有可原,卻欠缺宏觀角度理解幾百年來風起雲湧的列強競逐。

十六世紀前,韓半島政權一直跟中國皇朝保持緊密的關係,從史前的箕子朝鮮起,接著到朝鮮三國等後續政權,都跟中國的「大陸勢力」密不可分,半島上的人們,因此重視大陸遠過於海洋。事實上,對日本來說也是如此。一五九二年,豐臣秀吉渡海攻打韓半島,還想一舉攻入中國,長達六年的「壬辰倭亂」揭開瞭海洋勢力的抬頭。「海洋」與「大陸」,終於在韓半島交會,一觸即發的衝突持續威脅著住在半島土地上的人們。

十七世紀以來,西方遠洋貿易的船隻遍布東亞,颱灣、中國、日本,無一不進入世界交流體係裡,特別是日本,雖然江戶幕府採取鎖國政策,但特地開放荷蘭駐在港口長崎。透過荷蘭這扇窗,日本逐漸形成以現代科學為基礎的「蘭學」,隨著日本開國、大政奉還、明治維新等過程,日本蛻變成近代強權,甚至重燃占領中國、建立「東亞共榮圈」的野心。於此同時,突破重重障礙終於抵達太平洋沿岸的俄羅斯帝國,也想跟日本一較高低。而傳統上代錶「大陸」的中國則苦苦追趕,試圖跟各方強權競爭。

韓半島的人民與政權,卻還沒體會到這個現實,幾乎阻斷與西方各國的來往,隻能仰賴浪跡東亞海域的漂流民看到截然不同的海洋世界。海洋勢力正展現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從巴達維亞、新加坡、澳門、香港乃至臺灣,這些港口城市都欣欣嚮榮,而韓半島卻在列強巨大的陰影下,逐漸失去主控權。麵對自信滿滿的「海洋帝國」及與之抵抗的「大陸帝國」,韓半島隻能在這當中受人擺佈,最終被迫併入日本。

二戰結束後,韓半島仍無法脫離海洋與大陸的競爭,代錶新興海洋勢力的美國與再起的大陸勢力蘇聯,相互攻防,導緻一九五〇年的韓戰及南北韓的分裂。麵對歷史,韓半島人民抱持悲觀的心態,認為夾在海陸之間的這個半島,生來是衝突的交會點。而麵對這種史觀,作者透過十六至十九世紀的歷史,重新爬梳韓半島與各國強權互動的過程,警醒我們應該利用海洋與大陸要衝的地理優勢,摸索齣自立與繁榮的生存策略。

著者簡介

作者簡介

金時德

一九七五年齣生自首爾,畢業於高麗大學日文學係,在日本國文學研究資料館獲得博士學位,現為首爾大學奎章閣韓國學研究院的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以朝鮮、明朝、日本間發生的壬辰倭亂為中心,十六至二十世紀的東亞地區戰爭史。以古文獻和各式各樣的資料為根據,探究戰爭為東亞所帶來的變化及其歷史脈絡。作者在日本以博士論文《異國徵伐戰記的世界:韓半島・琉球・鄂霍次剋海沿岸》,於2011年成為第一位獲得日本古典文學學術賞的外國人,目前著書有《豐臣秀吉的對外戰爭》(共著)、《異國和日本的戰爭語文學》(共著)、《校勘解析懲毖錄》(共著)、《圖畫裡的壬辰倭亂》等。

譯者簡介

林珮緒

二〇一六年年榮獲韓國政府邀請外國人研究所獎學金(Korean Government Scholarship Program),就讀韓國首爾大學國史學係碩士學位。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係、韓國語文學係雙學士學位畢業。曾任韓國旅遊相關網路平颱文案翻譯師,並數次接任現場口譯案。目前為內容力特約譯者。

圖書目錄

目錄
推薦序 五百年的戰事,關今何事?
序言 韓半島從什麼時候開始成為「地緣政治學要地」?
第一部 16-17世紀 海洋勢力的崛起,韓半島躍身成為地緣政治學要地
第一章 日本崛起,成為強大的海洋勢力
第二章 海洋勢力,在邊陲夢想中心
第三章 壬辰倭亂,朝嚮大陸的第三次嘗試與挫摺
第四章 滿人,壬辰倭亂助長努爾哈赤
第五章 劇變的大陸,變成齣氣筒的韓半島
第六章 明清交替,非漢人支配著大陸
第七章 颱灣,另一個東亞海洋中心地
第八章 大航海時代,以奴隸貿易作為連接
第二部 17-19世紀初 暴風過後,從舊秩序發展到新秩序
第九章 漂流民,看見新世界的人們
第十章 蘭學,從荷蘭這扇窗看世界
第十一章 俄羅斯,從三國誌轉變成列國誌的東亞
第十二章 領土探險與佔領,鄂霍次剋海列國誌
第十三章 軍談小說,述說報仇與衝突
第十四章 通信使,同床異夢的朝日外交
第十五章 天主教的衝擊,舊世界的滅亡與「新秩序」的建立
第十六章 宗教與國傢,壓迫之下花開的奇蹟
第三部 19-20世紀中葉 帝國主義世界與東亞衝突,開啟劇動的現代
第十七章 與西洋的衝突,中國和日本的矛盾
第十八章 北海道、沖繩、颱灣,滅亡的小國們
第十九章 壬午軍亂與甲申政變,被日本利用的朝鮮大戰爭
第二十章 清日戰爭,確立日本對中國的優勢地位
第二十一章 朝鮮與俄羅斯的短暫蜜月
第二十二章 朝鮮的滅亡,以及朝鮮人的可能性
第二十三章 獨立戰爭,滿洲獨立的夢
結語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不知道是作者本人文本问题还是韩语翻译问题,这本书虽然也是在写韩半岛,但相比《从汉城到燕京》优美的文笔真的差太远。后者让人阅读时能沉浸到作者试图描绘的意境里,而前者似乎越想把问题说明白,越让人跟不上思路。 比如第一二张费大量笔墨讲解日本历史,但没有贯彻说明到底...

評分

不知道是作者本人文本问题还是韩语翻译问题,这本书虽然也是在写韩半岛,但相比《从汉城到燕京》优美的文笔真的差太远。后者让人阅读时能沉浸到作者试图描绘的意境里,而前者似乎越想把问题说明白,越让人跟不上思路。 比如第一二张费大量笔墨讲解日本历史,但没有贯彻说明到底...

評分

不知道是作者本人文本问题还是韩语翻译问题,这本书虽然也是在写韩半岛,但相比《从汉城到燕京》优美的文笔真的差太远。后者让人阅读时能沉浸到作者试图描绘的意境里,而前者似乎越想把问题说明白,越让人跟不上思路。 比如第一二张费大量笔墨讲解日本历史,但没有贯彻说明到底...

評分

不知道是作者本人文本问题还是韩语翻译问题,这本书虽然也是在写韩半岛,但相比《从汉城到燕京》优美的文笔真的差太远。后者让人阅读时能沉浸到作者试图描绘的意境里,而前者似乎越想把问题说明白,越让人跟不上思路。 比如第一二张费大量笔墨讲解日本历史,但没有贯彻说明到底...

評分

不知道是作者本人文本问题还是韩语翻译问题,这本书虽然也是在写韩半岛,但相比《从汉城到燕京》优美的文笔真的差太远。后者让人阅读时能沉浸到作者试图描绘的意境里,而前者似乎越想把问题说明白,越让人跟不上思路。 比如第一二张费大量笔墨讲解日本历史,但没有贯彻说明到底...

用戶評價

评分

不知所雲

评分

不錯,不過大概率不會引進國內……

评分

不知所雲

评分

【退錢】就兩個字,我說瞭一萬次。

评分

不知所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