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思維方式演變的趨勢

近代中國思維方式演變的趨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四川人民齣版社
作者:王中江
出品人:
頁數:442
译者:
出版時間:2008-3
價格:3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220075278
叢書系列:近代中國文化轉型研究
圖書標籤:
  • 思想史
  • 中國
  • 近代
  • 王中江
  • 觀念史
  • 政治
  • 近代中國的思想與文化
  • 轉變
  • 近代中國
  • 思維方式
  • 演變趨勢
  • 思想史
  • 文化轉型
  • 現代化
  • 思想變遷
  • 曆史研究
  • 社會思潮
  • 哲學思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目錄

引言:對問題的一般性說明

第一章 中國“世界秩序圖像”與“歐風西力”的初期相遇

——16至19世紀前期帝國“認識”和“規範”異質世界的方式

引言

一、識彆自我與他者的模式及世界共同體意識

二、“互市”和“貿易”觀及東西方的視差

三、認知和處理與外部世界法律關係的方式

第二章 世界秩序觀中的法律規範與行為

——晚清帝國對“條約”製度和萬國公法的認知方式

一、晚清帝國的內外關係與“條約”製度

二、國際交往和世界秩序:萬國公法的有效性

三、萬國公法與“文明論”、“列國體製”和“天下大同”

四、萬國公法的普世性及其根據

五、萬國公法與古代“春鞦公法”的類比

六、萬國公法與“德力論”和“強弱論”

第三章 清末民初中國認知和理解世界秩序的方式

——以“強權”與“公理”的兩極性思維為中心

第四章 進化世界觀與近代中國政治秩序的轉變

——“變法”與“革命”兩種政治思維的根據

第五章 “新舊”觀念的衍化及其文化選擇方式

——從清末到“五四”

第六章 “公理”普遍主義的訴求及其泛化效應

結語 近代中國思維方式演變趨勢總論

主要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著者簡介

王中江,男,1957年齣生,河南省汝州市人,中共黨員。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先後任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哲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研究員、河南大學兼職教授、清華大學人文社科學院教授。

圖書目錄

讀後感

評分

原文载于:《哲学门》第20辑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社会,总体上可以说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具有逻辑一致性的观念——秩序系统;也就是说,经过儒家与道家、佛教等先后出现的思想系统之间的对抗和吸收,这些系统中的观念逐渐渗透进中国社会秩序和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这...

評分

原文载于:《哲学门》第20辑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社会,总体上可以说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具有逻辑一致性的观念——秩序系统;也就是说,经过儒家与道家、佛教等先后出现的思想系统之间的对抗和吸收,这些系统中的观念逐渐渗透进中国社会秩序和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这...

評分

原文载于:《哲学门》第20辑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社会,总体上可以说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具有逻辑一致性的观念——秩序系统;也就是说,经过儒家与道家、佛教等先后出现的思想系统之间的对抗和吸收,这些系统中的观念逐渐渗透进中国社会秩序和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这...

評分

原文载于:《哲学门》第20辑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社会,总体上可以说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具有逻辑一致性的观念——秩序系统;也就是说,经过儒家与道家、佛教等先后出现的思想系统之间的对抗和吸收,这些系统中的观念逐渐渗透进中国社会秩序和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这...

評分

原文载于:《哲学门》第20辑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社会,总体上可以说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具有逻辑一致性的观念——秩序系统;也就是说,经过儒家与道家、佛教等先后出现的思想系统之间的对抗和吸收,这些系统中的观念逐渐渗透进中国社会秩序和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这...

用戶評價

评分

看起打腦殼,無需多言

评分

我的好友迷迷考王老師,麵試的時候,王老師一直說你要多學西哲,陳鼓應也在一旁附和。讀瞭一下王老師的書,對王老師的西哲水平隻評價四個字“裝點門麵”。這書的見識,就曆史學齣身的人老說,尚可接受。就哲學齣身的人來說,尚未入門。不過還是比颱灣人做近代思想史的高三顆星水平,比海外的高五顆星。哈!

评分

看起打腦殼,無需多言

评分

我的好友迷迷考王老師,麵試的時候,王老師一直說你要多學西哲,陳鼓應也在一旁附和。讀瞭一下王老師的書,對王老師的西哲水平隻評價四個字“裝點門麵”。這書的見識,就曆史學齣身的人老說,尚可接受。就哲學齣身的人來說,尚未入門。不過還是比颱灣人做近代思想史的高三顆星水平,比海外的高五顆星。哈!

评分

看起打腦殼,無需多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