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立足於大量史料的搜集和辨析,探討魏晉時期士人普遍心態的發展變化,及其所蘊含的社會曆史背景,通過對相關的具體事件及其前因後果、發展脈絡的細緻梳理,從而辨析文學思想演變的原因。文筆流暢,思路清晰,兼具藝術與理性之美。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真的好讀!就算一點也不瞭解魏晉曆史的人應該也能讀懂的…我從未讀過語言如此樸實明白邏輯如此清晰觀點如此生動的專業書……連後記我都做瞭筆記……羅宗強先生是個學者 若非我對古代曆史不太感興趣我可能會讀完他的所有書…,但也不是說一定不讀的意思,哈哈哈。和上一本魏晉的書比起來,果然羅宗強先生還是更為深沉一些。
评分魏晉史該讀的書之一
评分難以想象這是90年代初的著作,羅宗強先生稱此書為《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副産品,但實則此為精,文學思想史為粗。全書對當時的魏晉史研究著作極其熟稔,且對基本史料的掌控運用達到瞭令人難以企及的高度,現在搞文學的教授怕沒幾個能有這樣的史學功底。非要說缺陷,隻能說當時整體的魏晉史研究限製瞭一定的深入。
评分閱讀感非常愉悅,文字質樸,即使文字間多引述前人古文也不影響流暢舒適的閱讀體驗。對於魏晉士人的復雜心境,玄學由來的前後以及二者之間互相影響都有細緻的解讀,尤其是對士人心態的捉摸,頗有妙趣,體認之情自生。閱畢,更為敬仰嵇中散,因其傲然自立的詩化莊子式人生觀,不自覺與當權者和所謂“禮法之士”對立,無意於政治卻陷入政治漩渦殞身,其為人不可得,其處事亦不可學,然而,中散的象徵意義和為後人所追慕,也盡在其悲劇的一生,一念其子又因典午而碧血彌袍,更覺人生之悲涼與無常。(書中68頁有一處格式錯誤,本應是作者議論闡發的文字卻盡采用引文的格式,望編輯改正。)
评分看瞭此書,稍微理解瞭文學史教材裏那些生硬的名詞以及突兀的轉變,也為先生仙逝感到惋惜,希望能到先生工作過的南開園近距離領略先生風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