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立足于大量史料的搜集和辨析,探讨魏晋时期士人普遍心态的发展变化,及其所蕴含的社会历史背景,通过对相关的具体事件及其前因后果、发展脉络的细致梳理,从而辨析文学思想演变的原因。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兼具艺术与理性之美。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魏晋史该读的书之一
评分难以想象这是90年代初的著作,罗宗强先生称此书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副产品,但实则此为精,文学思想史为粗。全书对当时的魏晋史研究著作极其熟稔,且对基本史料的掌控运用达到了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现在搞文学的教授怕没几个能有这样的史学功底。非要说缺陷,只能说当时整体的魏晋史研究限制了一定的深入。
评分梳理从汉末到东晋时士人心态的变化,讨论集中于政治史、思想史,可惜大概是由于版面有限而要讲的东西太多,很多地方难免有不痛不快之感,读过汤先生的魏晋玄学论稿再读此处论哲学的部分真是有些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觉。此前读过的一些中古史研究类专著与之对参,收获更大。不过总的来讲,此书线索和思路皆相当清晰,论时也不见拘泥。都说最动人的是嵇康部分,但西晋的种种疯狂却才是真正让我扼腕之处。向秀一句“巢许狷介之士,不足多慕”,不知是含着多少名士的酸楚和血泪说出来的。从顾日影而弹琴到对弄婢妾的任诞中能见出将哲学彻底人间化的悲剧,大概,到了西晋晚期及以后,付诸真心与玄学者已经和信任名教者同样稀少,而仅剩犬儒了吧!否则,又何以在辩论时随时更换辩方、不能理解清谈内容之人也醉心倾听?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如是而已。
评分难以想象这是90年代初的著作,罗宗强先生称此书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副产品,但实则此为精,文学思想史为粗。全书对当时的魏晋史研究著作极其熟稔,且对基本史料的掌控运用达到了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现在搞文学的教授怕没几个能有这样的史学功底。非要说缺陷,只能说当时整体的魏晋史研究限制了一定的深入。
评分难以想象这是90年代初的著作,罗宗强先生称此书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副产品,但实则此为精,文学思想史为粗。全书对当时的魏晋史研究著作极其熟稔,且对基本史料的掌控运用达到了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现在搞文学的教授怕没几个能有这样的史学功底。非要说缺陷,只能说当时整体的魏晋史研究限制了一定的深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