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

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美]丹·P.麦克亚当斯(Dan P. McAdams)
出品人:
页数:292
译者:隋真
出版时间:2019-1
价格:5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1161545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哲学
  • 人类学
  • 生活
  • 文学
  • 文化研究
  • 符号学
  • 社会学
  • 故事
  • 叙事
  • 文化
  • 社会
  • 人类学
  • 生存
  • 意义
  • 身份
  • 记忆
  • 共同体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是谁?我如何融入我周围的世界?

本书发人深省,富有创新意义,它揭示了人们通过创造个人神话,来发现自己生活与生命的真实和意义。传统观点认为人格由诸多固化的、不变的特征构成,或是认为人格会遵循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可预期的阶段发展,而作者挑战了这些传统观念,并令人信服地指出我们是自己叙述的故事。书中引用了大量科学研究,并同时保持了可读性、吸引力和平易感,探索了如何理解和修正我们的个人故事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开辟新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

丹 P. 麦克亚当斯(Dan P. McAdams, 1954—)

教授,1979年于哈佛大学社会关系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后在西北大学心理系担任系主任,同时也是生命研究实验室(Foley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ives)的主任。他是人格和人生故事领域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生故事不仅仅反映人格,它们本身就是人格,确切点说,它们同倾向性特质、人生目标、价值观等因素一样,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最著名的理论是人格的三层次理论:

从出生开始,人即开始担当“演员”的角色,有自己的个性特质,有需要扮演的社会角色,并且要与世界进行互动。

随着年龄增长,人有了自己的目标,于是成为“经纪人”,开始做决策,以期获得意想中的结果。

最后则是“作者”的层面,即从过往经验中生成对未来的预期,并逐渐呈现出一个“叙述性自我”(narrative self)。

译者简介

隋真,心理工作者,毕业于社工专业全美排名第一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精神健康方向。

目录信息

目录
译者序
作者序
前言 生命与神话
第一部分
将生命变作故事
第1 章 故事的意义 / 2
什么是故事 / 8
热爱叙事的心智 / 11
治愈的故事 / 15
神话与故事 / 18
人们如何发展自己的个人神话 / 19
第2 章 叙事基调与意象 / 23
依恋关系 / 24
自体 / 28
叙事基调 / 30
神话的形式 / 34
意象与神话 / 37
意象来自哪里:儿童的假扮世界 / 39
意象的来源:文化的作用 / 45
第3 章 主题与意识形态背景 /52
童年动机主题的出现 / 52
我们想要什么 / 54
动机与主题:童年后期 / 58
我不知道我是谁了:步入青春期 / 60
意识形态背景 / 65
什么是善的?什么是真的 / 71
第4 章 成为制造神话者 /75
成年生活的轮廓 / 79
自我的历史 / 86
优秀的神话 / 93
第二部分
故事角色
第5 章 角色与意象原型 /98
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分裂 / 99
打造主要角色 / 103
意象原型的性质 / 106
第6 章 主体性与共融性角色 /114
主体性角色 / 115
共融性角色 / 129
第三部分
成年时期的神话性挑战
第7 章 身份认同、痼疾与信念 /144
痼疾和瓶颈 / 145
老鸨的事工 / 153
信仰与宗教的意识形态 / 159
寻找意义的雅皮士 / 167
第8 章 在中年,将一切整合起来 /174
中年生活 / 176
整合性意象原型:权力与爱 / 182
一位女性的故事:卡伦·霍妮的演变 / 190
第9 章 生成新的开始 /202
为了不朽 / 203
一代人的礼物 / 206
我可以创造些什么来实现我的价值观 / 220
第10 章 探索你的个人神话 /231
识别个人神话 / 233
实践个人神话 / 244
改变个人神话 / 249
后记 超越故事 /255
附录1 主体性与共融性 /258
附录2 核心情节 /268
注释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网络社交人格的建立需要故事,社交网络的本质就是故事。日记、随笔、经历、自拍、vlog都是故事。 “过去是谁,如何成为现在的自己,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这样的线性叙事过程中,人们选取对他们重要的故事,故事本身变成了人格的一部分。 社交网络不需要表达欲,而是需要...

评分

网络社交人格的建立需要故事,社交网络的本质就是故事。日记、随笔、经历、自拍、vlog都是故事。 “过去是谁,如何成为现在的自己,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这样的线性叙事过程中,人们选取对他们重要的故事,故事本身变成了人格的一部分。 社交网络不需要表达欲,而是需要...

评分

网络社交人格的建立需要故事,社交网络的本质就是故事。日记、随笔、经历、自拍、vlog都是故事。 “过去是谁,如何成为现在的自己,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这样的线性叙事过程中,人们选取对他们重要的故事,故事本身变成了人格的一部分。 社交网络不需要表达欲,而是需要...

评分

网络社交人格的建立需要故事,社交网络的本质就是故事。日记、随笔、经历、自拍、vlog都是故事。 “过去是谁,如何成为现在的自己,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这样的线性叙事过程中,人们选取对他们重要的故事,故事本身变成了人格的一部分。 社交网络不需要表达欲,而是需要...

评分

网络社交人格的建立需要故事,社交网络的本质就是故事。日记、随笔、经历、自拍、vlog都是故事。 “过去是谁,如何成为现在的自己,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这样的线性叙事过程中,人们选取对他们重要的故事,故事本身变成了人格的一部分。 社交网络不需要表达欲,而是需要...

用户评价

评分

5分给译者,内容4星,非常流畅的阅读体验,翻译得非常好。但我觉得这个模型可能简单了一些

评分

也许是文化的差异,这本书读起来有些费劲,读了很久才算读完。

评分

也许是文化的差异,这本书读起来有些费劲,读了很久才算读完。

评分

缺乏干货

评分

我们如何讲述自己的神话故事,如何定义自己,很有意思的一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