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瑋(網名:饅頭大師),畢業於復旦大學文科基地班。復旦中文係文學學士,新聞係新聞學碩士。曾做過11年體育記者,采訪過三屆奧運會,兩屆世界杯和百餘項世界賽事。後擔任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數字傳播中心主任,解放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總經理、主任,解放日報社運營、技術中心總監。
微信公眾號“饅頭說”,以“曆史上的今天”為特色,每天推送一個曆史小故事,獲鳳凰網和“一點資訊”頒發的2017年自媒體“年度內容突破奬”。
2017年8月起開始齣版《曆史的溫度》係列,獲亞馬遜中國頒發的“2017年度新銳作傢”稱號。
堅守氣節、自詡為“海上蘇武”的葉名琛,為何最終還是背瞭“韆古罵名”?嚴復的人生,因何最終拐瞭個彎?達•芬奇,真的是從現代穿越迴去的嗎?拿過諾貝爾文學奬的丘吉爾,他又有著怎樣的另一麵?
葉名琛、丁汝昌、瀋藎、張作霖、黎元洪、嚴復、拉貝、丘吉爾、達•芬奇、格瓦拉……這一個個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人生?他們的故事又摺射瞭什麼樣的時代?
在張瑋抽絲剝繭般的描述中,史書上的一個名字、一件事,都能呈現齣一幅幅生動而鮮活的畫麵,以自己的方式改變著曆史,或者被曆史改變著。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年份和數字,而是一個個有溫度的故事,一個個有血有肉的真實的人。
作者盡可能地用辯證的眼光,去還原那些曆史事件和曆史人物,讓看起來枯燥的曆史,帶著它的血肉、它的彷徨、它的閃光、它的信念,展現真實的溫度。
《历史的温度 3》 张玮 1937年8月12日,淞沪会战开始。 70万国军,最后自曝伤亡30万;30万日军,最后自曝伤亡4万。这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也是最惨烈的会战之一,如此的战损比,最后失败,丢掉上海,继而南京沦陷,千万子弟兵抱着必死的决心,拼着血肉之躯仍不能阻挡侵略者的进...
評分《历史的温度 3》 张玮 1937年8月12日,淞沪会战开始。 70万国军,最后自曝伤亡30万;30万日军,最后自曝伤亡4万。这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也是最惨烈的会战之一,如此的战损比,最后失败,丢掉上海,继而南京沦陷,千万子弟兵抱着必死的决心,拼着血肉之躯仍不能阻挡侵略者的进...
評分在茫茫宇宙中,人的一生何其短暂,读历史,我们仿佛置身其中,那些真真切切的故事、那些有血有肉的人无不在拓宽着我们有限的生命。 我们站在上帝视角评论往昔,难免有失偏颇,随着阅历的增长,同理心更加深刻,体会着每一个人性抉择背后的深情泪水,感受着历史洪流裹挟之下的一...
評分我对温度这个词是有误解的。 其实温度是个中性词,它可以是热,更可以是冷。在熵增的世界里,温度更多的应该是冷。但因为有一个温字,所以每次看到温度这个词儿我总有一种温暖的错觉。 就像人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其实,视角稍微放大一些,就知道这种感觉是一种误解。但你不能...
評分我对温度这个词是有误解的。 其实温度是个中性词,它可以是热,更可以是冷。在熵增的世界里,温度更多的应该是冷。但因为有一个温字,所以每次看到温度这个词儿我总有一种温暖的错觉。 就像人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其实,视角稍微放大一些,就知道这种感觉是一种误解。但你不能...
如果縱嚮比較的話,比第二本好,稍遜於第一本;如果橫嚮比較的話,比裝神弄鬼的袁騰飛之流好太多,如果真的寫成長篇,說不定可以接近於當年明月。與其說是喜歡內容,不如說是喜歡風格,溫和的,理智的,冷靜的看曆史。
评分如果縱嚮比較的話,比第二本好,稍遜於第一本;如果橫嚮比較的話,比裝神弄鬼的袁騰飛之流好太多,如果真的寫成長篇,說不定可以接近於當年明月。與其說是喜歡內容,不如說是喜歡風格,溫和的,理智的,冷靜的看曆史。
评分又是一部“地鐵十分鍾”後快讀讀完的作品。張瑋《曆史的溫度》這本書已經齣版到第三冊,但總的來說,質量已經有所下降瞭。以往張瑋筆下的人物和話題選擇,都會超齣一般讀者的水平。這一本的話,選擇的人物大眾熟知,而且觀點和解釋不夠獨到,沒有自己鮮明的看法。對於書籍作者來說,這個要求不算高。如果感興趣,可以買來找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讀一下,沒有必要通篇閱讀。
评分切爾諾貝利每次看相關都有窒息的感覺
评分作為報人,文筆是閤格的(但也不可避免有點老乾部體),每篇最後的“饅頭說”其實可以直接刪掉,蹩腳的命題作文最後的強行升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