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石头中

写于石头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瑞典] 谢尔·埃斯普马克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瑞典]万之
出版时间:2019-3
价格:4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9140521
丛书系列: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文学
图书标签:
  • 诗歌
  • 埃斯普马克
  • 瑞典
  • 诗集
  • 瑞典文学
  • 闲时翻阅
  • 未知
  • 万之
  • 哲学
  • 文学
  • 思考
  • 石头
  • 隐喻
  • 存在
  • 孤独
  • 时间
  • 自然
  • 记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瑞典诗人、前诺奖评委会主席谢尔• 埃斯普马克自选诗作50 篇

以诗意的眼光 透视社会中的个体和他所处的时代

“借给我你的眼睛 我就会向你展示一个世界”

瑞典诗人、评论家、前诺奖评委会主席谢尔• 埃斯普马克从自己已出

版的十余部诗集中精选出五十首,编成了这本《写于石头中》。他的诗作常

常借用第一人称的形式,将读者代入诗境,从而营造出冷眼看世界的客观效

果,被认为“或许是瑞典战后文学中最不带主观色彩的作品”。动态的意象、

历史的语境和批判的意识交织在一起,颇可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作者简介

谢尔•埃斯普马克(Kjell Espmark,1930— )瑞典作家、文学史评论家,曾任斯德哥尔摩大学文学院院长,现为评选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学院终身院士,并有十七年出任其中五院士组成的评选委员会主席。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诗歌、回忆录和文学评论。已出版多部中文译作,包括诗集《黑银河》《遗忘的归途》和长篇小说《失忆的年代》《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霍夫曼的辩护》。曾获多个重要文学奖项,包括瑞典贝尔曼文学奖、特朗斯特罗默文学奖和意大利德尼诺文学奖及卡皮罗文学奖。

译者简介

万之 本名陈迈平,长期居住在瑞典的作家、文学编辑和翻译家。著有小说集《十三岁的足球》、文学评论集《诺贝尔文学奖传奇》及译著《失忆的年代》《阿尼阿拉号》《航空信》等。2015年,获瑞典学院翻译奖。

目录信息

目录

作者前言

早期诗作
希腊陵墓浮雕
自行车上环游法国,最后阶段
假币制造者
再生
钓鱼之旅
不可思议

选自《瑞典晚近纪事》(1968、1972、1975)
难民
隔离病室是全部的谨慎
“……可没有爱我就什么都不是”
他甚至连自己都卖不掉
她的课桌旁是这张课桌

选自《尝试》(1979、1982、1984)
贝拉·巴托克对抗第三帝国
《焚书》
我依然叫做奥西普·曼德尔斯塔姆
西安的帝国大军

选自《当道路转向》(1992)
当一种语言死亡时
写于石头中
巡回路线

选自《另一生命》(1998)
我们埋葬福柯的这天
当一种语言诞生时

家族记忆

选自《生者没有坟墓》(2002)
在我生活的国家没有音乐
抱紧我
新生

选自《银河》(2007)
你们不能触及到我
这空气有雷雨将至的气味
当我停止呼吸时
这必定曾经是一个大厅
我的骑兵大军征服过世界
我曾叫玛丽亚
我拥有的一切就是一个大锤
好像太阳在广岛松开了
在我爆炸开的那个时刻一切都存在
这个夜晚没有星星
这一天

选自《黎明前的时刻》(2012)
我们靠近你们
我站在紫丁香里躲着
我的椅子每个家庭都需要
我们是艾克村的墓园

选自《内在空间》(2014)
阴霾就像在各个时代的早晨
在林间小湖边
我们穿过伦玛尔岛上的森林
我感觉你如何在我内心思想

选自《创造》(2016)
文字的力量
链条
信条
第六天的夜晚
赋格曲
唱诗班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当信用卡取代《圣经》,手机自拍成了新兴的东西,文化为什么不该是自恋者们的书呢?在这种情况下,宏大叙事是否成了学界的丑闻,思想、社会、历史、价值观,几乎都成了旧时代的犯罪的工具,被众多作家避之不及。这也许就是谢尔·埃斯普马克先生所面对的失忆之一。 社会是思考的...

评分

如本书译后记所言,身兼诗人与诺奖评委双重身份的谢尔·埃斯普马克,曾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诗人哈瑞·马丁松和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撰写过评论。而在这本他一生诗歌的精选集中,诗人除了继承译者万之强调的“易卜生、斯特林堡和勃兰兑斯开创的北欧文学传统”外,确乎能看...  

评分

如本书译后记所言,身兼诗人与诺奖评委双重身份的谢尔·埃斯普马克,曾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诗人哈瑞·马丁松和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撰写过评论。而在这本他一生诗歌的精选集中,诗人除了继承译者万之强调的“易卜生、斯特林堡和勃兰兑斯开创的北欧文学传统”外,确乎能看...  

评分

如本书译后记所言,身兼诗人与诺奖评委双重身份的谢尔·埃斯普马克,曾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诗人哈瑞·马丁松和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撰写过评论。而在这本他一生诗歌的精选集中,诗人除了继承译者万之强调的“易卜生、斯特林堡和勃兰兑斯开创的北欧文学传统”外,确乎能看...  

评分

如本书译后记所言,身兼诗人与诺奖评委双重身份的谢尔·埃斯普马克,曾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诗人哈瑞·马丁松和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撰写过评论。而在这本他一生诗歌的精选集中,诗人除了继承译者万之强调的“易卜生、斯特林堡和勃兰兑斯开创的北欧文学传统”外,确乎能看...  

用户评价

评分

前诺奖评委会主席自选诗选 北欧文学 独具魅力

评分

前诺奖评委会主席自选诗选 北欧文学 独具魅力

评分

杰作,一个人一辈子能选出五十首诗,已经足够了。

评分

3.5吧,不想看书做事时的零食。

评分

之前非常喜欢的一部诗选,翻译水平很出色,胜过李笠译本,所选诗歌亦篇篇精粹,足以看出埃斯普马克的广度(覆盖各民族历史)和深度(勃朗宁式的戏剧独白诗),最高杰作《银河》结合了李笠译本来阅读,个人认为就所选篇目来说比高银的《万人谱》精粹有力得多,希望日后能有该集的全译。 万之先生之前翻译的马丁逊的诗歌不堪卒读,但最近出版的两本瑞典诗歌译本均堪称优秀,希望他能把马丁逊的那本重译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