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典共和主义到共产主义

从古典共和主义到共产主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法制出版社
作者:朱学平
出品人:
页数:398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1
价格:5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398715
丛书系列:“公法与治理”学术文库·第一辑
图书标签: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马克思主义及其研究
  • 马克思主义
  • 政治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政治学研究
  • 朱学平著作集
  • 政治学
  • 古典共和主义
  • 共产主义
  • 政治哲学
  • 社会制度
  • 历史演变
  • 意识形态
  • 自由主义
  • 社会主义
  • 权力结构
  • 公民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著力图在深入考察背景与文本的基础上,对马克思早期政治哲学发展做一全面系统的梳理。作者以文本为中心,将马克思早期政治哲学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即《博士论文》时期、《莱茵报》时期、克罗茨纳赫时期和《德法年鉴》时期,逐一进行考察。作者通过分析指明,早年马克思政治观念经历了一个从《莱茵报》时期的卢格路向的古典共和主义,到克罗茨纳赫时期的民主社会主义,*终在《德法年鉴》时期转向共产主义的发展历程,并对这种发展的内在逻辑做出了深度揭示。

作者简介

朱学平,男,湖南常德人,1971年3月生,汉族,哲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法哲学。主要学术成果有专著:《古典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青年黑格尔思想的形成与演进》(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译著:《实践理性与规范》(约瑟夫•拉兹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马克思与法国大革命》(傅勒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哲学进入城邦——柏拉图<理想国>研究》(罗森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黑格尔的现代国家理论》(阿维纳里著,与王兴赛合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版)等。

目录信息

前言/001
第一章马克思《博士论文》对其早期政治批判的理论奠基:“哲学的世界化” 和“世界的哲学化”/001
“连续”还是“断裂”:大卫·施特劳斯与布鲁诺·鲍威尔的宗教批判之争/008
哲学的实现:切什考夫斯基和卢格的实践批判/020
马克思最早的批判哲学及对其早期政治批判的奠基/036
本章小结/049
第二章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政治批判:卢格路向的公民共和主义/051
马克思《莱茵报》时期著述概览/059
以新闻出版自由为中心的政治批判/070
书报检查与新闻自由/074
共和国与普鲁士国家的对立/088
对普鲁士国家制度的批判/098
宗教与历史法学派批判/112
共产主义/113
本章小结/115
附录卢格的政治批判/117
第三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之政治批判: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的滥觞/171
费尔巴哈的类哲学/175
《批判》的方法问题/184
改造性批判:“现实的人、社会”是真正的主体/188
人是国家制度的原则,民主制是一切国家制度的本质/199
本质批判:民主制反对现代国家制度/208
历史—发生学批判/244
实践批判:民主革命/294
对马克思《批判》中的民主制的再讨论/302
马克思的民主社会主义: 1843年9月马克思致卢格书信解析/313
本章小结/326
第四章马克思《德法年鉴》时期政治哲学的根本转向:从民主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331
《论犹太人问题》:从政治批判到市民社会批判/333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德国问题与无产阶级革命/359
本章小结/373
结 语马克思早期政治批判的思想遗产/376
参考文献/386
后记/39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早期马克思的思想梳理,比较清晰。只是Marxism已经不能激励我了。本书中提到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方法,其中之一是用观念(本质)批判现象。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将现象当做本质,使国家变得神秘。但这个批判对黑格尔是无效的,因为黑格尔本来就不告诉“应然”,相反,一切从个人所想的“应然”出发,都免不了主观偏见。其次,作者也注意到了,马克思所谓的类本质的存在(究竟是什么?本书说得不够清楚)忽视了黑格尔已强调的现代的主观自由,也可以理解为马克思和黑格尔解决异化的方式不同,黑格尔去容纳主体,马克思忽视主体,实现类的解放。这在人看来是不可接受的,为什么人的私人领域要被消灭呢?还有这个类存在的自由,我倒感觉像黑格尔所说的纯无规定性的自由,“人的最高本质是人”,不过是形式统一,说不出任何内容的。我现在是更偏向黑格尔

评分

早期马克思的思想梳理,比较清晰。只是Marxism已经不能激励我了。本书中提到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方法,其中之一是用观念(本质)批判现象。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将现象当做本质,使国家变得神秘。但这个批判对黑格尔是无效的,因为黑格尔本来就不告诉“应然”,相反,一切从个人所想的“应然”出发,都免不了主观偏见。其次,作者也注意到了,马克思所谓的类本质的存在(究竟是什么?本书说得不够清楚)忽视了黑格尔已强调的现代的主观自由,也可以理解为马克思和黑格尔解决异化的方式不同,黑格尔去容纳主体,马克思忽视主体,实现类的解放。这在人看来是不可接受的,为什么人的私人领域要被消灭呢?还有这个类存在的自由,我倒感觉像黑格尔所说的纯无规定性的自由,“人的最高本质是人”,不过是形式统一,说不出任何内容的。我现在是更偏向黑格尔

评分

佩服朱老师严谨的治学精神

评分

早期马克思的思想梳理,比较清晰。只是Marxism已经不能激励我了。本书中提到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方法,其中之一是用观念(本质)批判现象。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将现象当做本质,使国家变得神秘。但这个批判对黑格尔是无效的,因为黑格尔本来就不告诉“应然”,相反,一切从个人所想的“应然”出发,都免不了主观偏见。其次,作者也注意到了,马克思所谓的类本质的存在(究竟是什么?本书说得不够清楚)忽视了黑格尔已强调的现代的主观自由,也可以理解为马克思和黑格尔解决异化的方式不同,黑格尔去容纳主体,马克思忽视主体,实现类的解放。这在人看来是不可接受的,为什么人的私人领域要被消灭呢?还有这个类存在的自由,我倒感觉像黑格尔所说的纯无规定性的自由,“人的最高本质是人”,不过是形式统一,说不出任何内容的。我现在是更偏向黑格尔

评分

早期马克思的思想梳理,比较清晰。只是Marxism已经不能激励我了。本书中提到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方法,其中之一是用观念(本质)批判现象。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将现象当做本质,使国家变得神秘。但这个批判对黑格尔是无效的,因为黑格尔本来就不告诉“应然”,相反,一切从个人所想的“应然”出发,都免不了主观偏见。其次,作者也注意到了,马克思所谓的类本质的存在(究竟是什么?本书说得不够清楚)忽视了黑格尔已强调的现代的主观自由,也可以理解为马克思和黑格尔解决异化的方式不同,黑格尔去容纳主体,马克思忽视主体,实现类的解放。这在人看来是不可接受的,为什么人的私人领域要被消灭呢?还有这个类存在的自由,我倒感觉像黑格尔所说的纯无规定性的自由,“人的最高本质是人”,不过是形式统一,说不出任何内容的。我现在是更偏向黑格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