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7日,挪威籍索马里姐妹阿扬和莱拉像往常一样出门,随后在一封发给家人的邮件里写道:我们决定前往叙利亚,尽我们所能去帮助那里的人……这件事我俩思考策划了一整年。
故事由此展开,一个平凡的挪威移民家庭因为两姐妹的这一举动而分崩离析。父亲萨迪克不远千里、冒着生命危险寻找女儿,命悬一线时仍不放弃要把女儿带回家的希望。母亲萨拉则带着两个幼子放弃了北欧平静的生活,回到了他们曾因战乱逃离的索马里。
这是一个家庭故事的放大,更是一个残酷现实的缩影。据悉,仅在挪威就有90多个家庭的孩子去了叙利亚,如同萨迪克与萨拉一样,很多父母仍在苦苦期盼他们的孩子能够早日回家。
奥斯娜•塞厄斯塔,战地记者、畅销书作家。塞厄斯塔没有错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任何一场战争,她用镜头和文字持续揭露战争与恐怖袭击给人类带来的苦痛,因深入的调查与精彩的叙述而获奖无数,被评为欧洲100位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主要著作有《背对世界:塞尔维亚画像》(2000年)、《喀布尔书商》(2003年)、《格罗兹尼的天使:不为人知的车臣生活》(2007年)、《就在我们中间:一个屠戮者的故事》(2016年)。其中,《喀布尔书商》全球销量超200万册。《两姐妹》挪威语版于2016年出版,荣膺挪威文坛久负盛名的布拉哥文学奖。
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是主流,但乱世也不少,导致“乱世”的原因很多,深层次的原因不处乎是利益的分配,而表面上的原因却有很多——就是在中东和北非,在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也门、巴勒斯坦……都不仅仅可以简单归结为宗教的原因。 享誉全球的战地记者兼畅销书作家奥斯娜...
评分很多清真寺都吸引了严格秉承教旨的青少年前去修行 其中之一便是陶菲克清真寺。“过去每周去清真寺两次就够了,”陶菲克姐妹会的一个女孩说,“周末可以去那里学习《古兰经》,在清真寺里要举止得体,戴上披巾,至少进入清真寺时要戴一条,出门时可以再摘下来。而现在这些十几岁...
评分 评分 评分题材和故事比较新颖,叙事后部稍显混乱。 西方国家的宗教自由政策造就了这些悲剧,觉得很讽刺。
评分坐着没有对主人公两姐妹做直接采访,而是通过其父母和周边人的叙述来加以归纳总结未免有所偏颇。 感觉发生在他们的事,跟现在香港的问题很像,第一代人因为经历过苦难,所以心怀感恩;第二代人因为贫富差距、晋升通道越来越窄而满腹牢骚,采用极端的方式来找寻自我存在的意义和身份归属。
评分读完心怦怦直跳,我好像更了解了伊斯兰世界,又好像没有。宗教这样的人造真相居然在现代社会还能有如此大的能量着实令人心惊,“伊斯兰国”可以说是现实版使女的故事了,但很遗憾,在这本书里没有幡然醒悟之人。
评分太震撼了…是一个我不太能理解更无法接受的世界…
评分欧洲现代女性为何投入圣战,青春的叛逆和高待遇的吸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