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空间

海上空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辞书出版社
作者:梁允翔
出品人:
页数:207
译者:
出版时间:2018-6
价格: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65058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上海
  • 城市史
  • 社会学
  • 梁允翔
  • 历史学
  • 文化史
  • 历史
  • 现代性
  • 海上空间
  • 海洋探索
  • 空间科技
  • 航海历史
  • 船舶设计
  • 海洋工程
  • 极地研究
  • 深海开发
  • 智能船舶
  • 海上能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通过晚清上海城市空间及生活其中的华人的视角分析上海的现代性历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殖民经济带来一系列新的离散而又流动的城市空间,取代了由封闭式宅院、城镇和乡村所组成的传统空间体制。在这一空间生产过程中,寓居华人(文人、报人,商人、小贩、妓女等)主动地引进甚至创造了新概念和新物质文化。本书把这些碎片按照城市的空间维度(从私密空间到公共空间)重新组织起来,这与以时间为主线的叙述迥然不同。

作者简介

梁允翔(Samuel Y. Liang),美国犹他谷大学哲学人文系副教授、人文部主任。曾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曼彻斯特大学和广州大学。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城市发展史、建筑史、文化研究等。著有Remaking China’s Great Cities: Space and Culture in Urban Housing, Renewal, and Expansions(New York: Routledge,2014). Mapping Modernity in Shanghai: Space, Gender, and Visual Culture in the Sojourners’ City 1853–1898(New York: Routledge,2010). 本书是在Mapping Modernity in Shanghai的基础上改写而成。

目录信息


引言 重写城市的自然历史
第一章 从礼制社会到现代性
时间、空间与现代性
近代中国的现代性
新儒学的空间秩序
礼制社会之外
颓废的消费文化和城市现代性
第二章 商业出版和寓居文人
租界的新闻业
城市文学和冶游指南
王韬与妓女文学
新文人和城市文化
韩邦庆及其作品
第三章 晚清妓家:替代家庭与物质文化
商人的寓所
各种妓家
“替代家庭”的成员和关系
妓女闺阁:酒局与茶围
“扑朔雌雄”的性别
衣裳和首饰
室内陈设
暴力与忧伤
第四章 晚清里弄:院落和庭院的交汇
里弄的肇始
华洋杂居的利弊争论
华洋营造商
里弄布局与传统街坊
空间的交汇:街道、石库门、院落
里弄的商住功能
里弄社会空间案例:晚清妓家
里弄街区的社会等级
第五章 马路与市场:城市奇观和街头人群
“人工巧极”
外滩建筑景观
棋盘街景
四马路街景
街景的观众
茶楼中的市场
大马路街
第六章 新贵与市井:多元的商业休闲空间
酒楼
烟馆
书场
戏园
街头赛会
马车与人力车
花园
尾篇 晚清女性文化之影响
参考资料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有幸听梁教授讲过一次,迁延日久,凭记忆写些残片,还须达人补充。 寓居城市的现代性(19世纪) 与本雅明提出的欧洲的现代性相对照。本雅明批判了线性发展观,发展超越自然。案:可类比山水画(mythic nature)与界画(超越自然)中不同的自然观。 开埠后,上海华洋杂居,空间...  

评分

主要假设有两个,第一,对于中国现代性这个命题,提倡发掘微小的、活的历史,来作为资本主义全球化的counter theme。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最前沿,在清末民初形成了一种工业与传统互相主动融合的新自然。 二,以时间为主导的研究将现代与前现代断裂开来。所以本书关注空间,以...

评分

有幸听梁教授讲过一次,迁延日久,凭记忆写些残片,还须达人补充。 寓居城市的现代性(19世纪) 与本雅明提出的欧洲的现代性相对照。本雅明批判了线性发展观,发展超越自然。案:可类比山水画(mythic nature)与界画(超越自然)中不同的自然观。 开埠后,上海华洋杂居,空间...  

评分

主要假设有两个,第一,对于中国现代性这个命题,提倡发掘微小的、活的历史,来作为资本主义全球化的counter theme。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最前沿,在清末民初形成了一种工业与传统互相主动融合的新自然。 二,以时间为主导的研究将现代与前现代断裂开来。所以本书关注空间,以...

评分

有幸听梁教授讲过一次,迁延日久,凭记忆写些残片,还须达人补充。 寓居城市的现代性(19世纪) 与本雅明提出的欧洲的现代性相对照。本雅明批判了线性发展观,发展超越自然。案:可类比山水画(mythic nature)与界画(超越自然)中不同的自然观。 开埠后,上海华洋杂居,空间...  

用户评价

评分

研究时段蛮吸引人,里弄、马路的分析较有启发,但大多数结论比较草率,例如妓家文化和妓女称呼就反映了资本再生产?王莲生被绿了打人就是都市男女的喜怒无常?赵朴斋落魄回弗得老家就是留恋都市奇观?作者缺少比较,也似乎把物质文化和现代性划等号了

评分

最初被《海上空间》的引言吸引,对作者如何将本雅明的史观和方法论贯穿到全书充满期待。(《历史哲学论纲》是我反复阅读的一篇文献。)但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我发现这本书是一般文化史的路子,空间、物质文化、“次要”文献等等,从碎片中洞悉整体。在对材料的阐释中没有看出如何挖掘史料中的“潜意识过程”,很多时候论述是不够充分的,总有点意犹未尽;在总体关怀上也没有看出“救赎”的启明意味,章节之间衔接不太够,最后一章女性文化的出现有点莫名。后记中作者说英文原版学术性较强,而改写的中文版因为希望有更广泛的读者群做了普及化处理。那么也许英文版会好一些。

评分

这本书是梁教授根据自己的著作《mapping the Shanghai》特意改写成中文版的,是上海现代化研究一部较有新意的作品,通过19世纪末期的上海城市空间讨论现代化的议题,但中文版真的文笔有点晦涩了,读起来很不流畅…

评分

视角比内容本身重要。。。有些概念用语很生涩,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

评分

最初被《海上空间》的引言吸引,对作者如何将本雅明的史观和方法论贯穿到全书充满期待。(《历史哲学论纲》是我反复阅读的一篇文献。)但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我发现这本书是一般文化史的路子,空间、物质文化、“次要”文献等等,从碎片中洞悉整体。在对材料的阐释中没有看出如何挖掘史料中的“潜意识过程”,很多时候论述是不够充分的,总有点意犹未尽;在总体关怀上也没有看出“救赎”的启明意味,章节之间衔接不太够,最后一章女性文化的出现有点莫名。后记中作者说英文原版学术性较强,而改写的中文版因为希望有更广泛的读者群做了普及化处理。那么也许英文版会好一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