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数学家、哲学家。在数学、哲学、教育等领域留下了大量著作。主要有:《泛代数论》(1898)、《数学原理》(与罗素合著,1910-1913)。他提出了“过程哲学”。
书的主题是智力教育。我从多个角度阐述了贯穿各章的一个核心观念,这个观念可以简要地表述为:学生是充满活力的,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而这必然意味着,教师们也应该永葆活跃的思维。由此,全书对死板的知识或者说僵化的思想进行了抨击。除第9章之外,其余各章都是怀特海在各种教育机构和科学团体的会议上做过的演讲。它们来源于实践经验,反思了教育现状,并对所涉及的那些话题的意义提出了一些批判性的见解。
一曲兴味盎然的乐曲,听罢我们说它有节奏;一幅清新俊秀的书法,字与字之间我们说它呼吸灵动有节奏;生活中固定的时间重复做固定的事,我们也说它是节奏……在《教育的目的》一书里,怀特海同样提炼出“教育的节奏”这一内涵丰富的概念,并围绕它作了生动的阐释,“节奏”形成...
评分花了四天时间读完了怀特海先生的演讲论文集《教育的目的》。首先有一点不解,按我所读的版本,此书的英文原文标题是 The Aids of Education,译作「教育的目的」似乎略有不妥。原打算向译者徐汝舟教授求证,但没有找到其联系方式。经过上网求证,并参考译者后记,我认为此标题...
评分 评分这本书是一本经典好书,我读的书2002年三联版,徐汝舟译 我对比了一下,翻译上有些许差别,王立中版本跟徐版相比,要逊色好多,有点直译,没有中文的意译。最可恶的是王的版本,封面、封底、插页搞得乱七八糟,名人推荐、什么当当、亚马逊评论等。真正好书无需站街吆喝,我前两...
评分怀特海是罗素的老师,两人合著过令人敬畏的《数学原理》,又都是欧美新教育运动中的重要人物。怀特海的文字不像罗素那般平易畅达,但更加隽永深长。这个译本把怀特海书中和教育无“直接”联系的几章给译出了,这是很有必要的,尽管那几章谈的是抽象的哲学问题。怀特海、罗素(以及更早的洛克等)的教育著作本就是他们的哲学研究的延伸,更是他们探究艰深哲学问题的那种思维能力的延伸。推动欧美教育改革的人竟然具备如此硬核的思维能力,想想还真叫人沮丧……
评分翻译质量一般
评分怀特海是罗素的老师,两人合著过令人敬畏的《数学原理》,又都是欧美新教育运动中的重要人物。怀特海的文字不像罗素那般平易畅达,但更加隽永深长。这个译本把怀特海书中和教育无“直接”联系的几章给译出了,这是很有必要的,尽管那几章谈的是抽象的哲学问题。怀特海、罗素(以及更早的洛克等)的教育著作本就是他们的哲学研究的延伸,更是他们探究艰深哲学问题的那种思维能力的延伸。推动欧美教育改革的人竟然具备如此硬核的思维能力,想想还真叫人沮丧……
评分高贵
评分后三章中只读了第八章,而且是略读,主要是都和前面的教育探讨没有直接联系,看得很累 前面的内容还是值得一读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