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欧洲史·古典欧洲的诞生

企鹅欧洲史·古典欧洲的诞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
作者:[英]西蒙·普莱斯
出品人:新思文化
页数:448
译者:马百亮
出版时间:2019-3
价格:6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8694375
丛书系列:开放历史
图书标签:
  • 历史
  • 欧洲史
  • 企鹅世界史
  • 古希腊
  • 欧洲
  • 古罗马
  • 世界史
  • 世界历史
  • 欧洲史
  • 古典时代
  • 历史发展
  • 企鹅图书
  • 欧洲文明
  • 古代欧洲
  • 历史书籍
  • 诞生过程
  • 古典时期
  • 欧洲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今天的欧洲议会门前立着一座欧罗巴的雕像,那是21世纪初克里特岛居民的捐赠,意在彰显小岛在欧洲历史上的地位。毕竟,欧洲得名于传说被宙斯带到克里特岛的欧罗巴,米诺斯文明则得名于她的儿子。然而,欧罗巴神话成为欧洲象征,是19世纪的事;在希腊先民眼中,米诺斯也并非原始文明的创始人。我们对古典世界、对西方文明源头的认知,既源于过往,也出自当下。

驱动古典世界向前发展的,不是我们对他们历史的了解,而是先民们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凿出我们如今所说西方文化基石的古希腊人、古罗马人,也有他们的神话,他们的过往,他们自己的记忆和历史。要理解他们的世界,就要先理解他们的记忆。

从公元前第二千年中期到公元5世纪早期,从青铜时代到罗马帝国的一代又一代先民站在当下,回望过去,重构过往,不断定义自己和自己所居的世界。从泥板、遗迹、陶器、著作中,我们探寻跨越两个千年的历史,也探寻记忆留下的痕迹。像今天的我们一样,古时的人讲述、美化、利用着对过去的记忆。而古典欧洲,就诞生于这样层层叠叠的记忆之中。

作者简介

西蒙·普莱斯(Simon Price)

生前为牛津大学古代史教授,专研希腊罗马宗教史。著有《仪式与权力》《古希腊人的宗教生活》等,为《牛津古典神话与宗教词典》的编者之一。

彼得·索恩曼(Peter Thonemann)

牛津大学古典学系古代史副教授,著有《希腊化时代》《迈安德河谷:从古代到拜占庭的历史地理学》等多部著作

目录信息

“企鹅欧洲史”系列中文版总序
《古典欧洲的诞生:从特洛伊到奥古斯丁》导读
致 谢
前 言
第一章 爱琴海地区,米诺斯人、迈锡尼人和特洛伊人:约公元前1750 年—前1100 年
第二章 地中海、黎凡特和中欧:公元前1100 年—前800 年
第三章 希腊人、腓尼基人与西地中海:公元前800 年—前480 年
第四章 希腊、欧洲与亚洲:公元前480 年—前334 年
第五章 亚历山大大帝与希腊化世界:公元前334 年—前146 年
第六章 罗马、迦太基与西方:公元前500 年—前146 年
第七章 罗马、意大利半岛和帝国:公元前146 年—公元14 年
第八章 罗马帝国:公元14 年—284 年
第九章 罗马帝国晚期:公元284 年—425 年
插图清单
延伸阅读
年代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企鹅欧洲史1:古典欧洲的诞生»从公元前1750年开始,至公元425年结束,横跨2000多年的希腊和罗马早期时代。然而,跨度如此大的历史,竟然只用区区400页的篇幅进行阐述,虽说这是一部简史,但鉴于该系列其他分册的厚度,不知作者采用如此精简的内容用意何在。如此少的篇幅...  

评分

导读 “古典”是对英文classical一词的中译,这个词与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形成的一门新学科的名称Classics(古典学)同出自拉丁文形容词classicus,原义主要指罗马高级别的公民,如“头等公民的”之类,引申义则意味出类拔萃、完美无缺、权威和典型。近现代西方人又把古希腊罗马时...  

评分

评分

«企鹅欧洲史1:古典欧洲的诞生»从公元前1750年开始,至公元425年结束,横跨2000多年的希腊和罗马早期时代。然而,跨度如此大的历史,竟然只用区区400页的篇幅进行阐述,虽说这是一部简史,但鉴于该系列其他分册的厚度,不知作者采用如此精简的内容用意何在。如此少的篇幅...  

评分

看完希腊人,罗马人的故事,觉得作者写的太过感性,很多论点偏个人倾向(可能由于作者是作家,不是历史学家),很想从其他角度其他方面看看这个时期欧洲的历史。 企鹅欧洲史1整体的讲述非常严谨客观,不盲从于传说或者现有的历史文献,而是从各种考古证据来给出准确的历史记忆...

用户评价

评分

五星!很大程度上治愈了我对欧洲古代史(包括地理)的恐惧,读时延伸到了本尼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杰里·布罗顿《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及《英国文学史选读》。语言、文字、艺术、时间、空间、身份、权力,包罗万象,是个宝藏。

评分

五星!很大程度上治愈了我对欧洲古代史(包括地理)的恐惧,读时延伸到了本尼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杰里·布罗顿《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及《英国文学史选读》。语言、文字、艺术、时间、空间、身份、权力,包罗万象,是个宝藏。

评分

以考古资料在串写古典史,有点简单了

评分

中文版里没有地图,读起来非常不方便。对照了一下英文原版,里面的34张地图在中文版里都被删减了。

评分

非一般通史体系的面面俱到,作者聚焦于一向被视为欧洲文明起源的古希腊与古罗马两大文明,利用大量的考古资料与神话传说进行了对比批判,作者在拆解荷马史诗的层累现象比较有意思,而且在讨论神话的准确性时用语十分谨慎,并没有因考古证明而冒下判断,此点值得国内学者学习。当然本书最大的特色是作者所说的探讨古典古代对于过去的记忆,寻找许多经典叙事塑造的背景,而且作者在正文书插入了许多今昔对比的片段,如黑色雅典娜、雅典卫城的重建、纳粹对斯巴达意识形态的利用、马其顿问题的产生、马基雅维利及墨索里尼对罗马资源的利用等,可以看出历史记忆在欧洲不同时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