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研究中国(增订本)

如何研究中国(增订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曹锦清
出品人:
页数:481
译者:
出版时间:2018-8
价格:8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5158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曹锦清
  • 农村
  • 中国当代史
  • 中国研究
  • 中国
  • 2018
  • 中国学
  • 中国研究
  • 社会科学
  • 文化研究
  • 历史
  • 政治
  • 经济
  • 增订本
  • 学术著作
  • 研究方法
  • 中国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讲解如何从历史中理解中国,如何从现状中研究中国……

◎ 本书新增曹锦清教授11篇文章,展现曹锦清教授的最新思考成果。

◎ 本书重新调整了文章布局结构,分为“如何理解传统中国”“如何研究当代中国”“如何研究中国的农村与城市”三个部分。

怎样理解、研究中国才相对准确?以西方的视角、立场、观点套裁中国的现实显然是得不出正确结论的,然而只看中国的成绩而盲目乐观与只看中国的问题而盲目悲观也是不可取的。

曹锦清教授认为,要把中国的现实问题放入历史长河当中人们才能得出较为客观的解释。我们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拉大、大城市病、新农村建设、扩大内需与就业、转型发展、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等,与我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它们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与治理经验,需要借鉴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和发展中国家(比如印度)的理论与实践,从中找到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方法与路径。

曹锦清教授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的三农问题、城市问题、发展问题,本书为我们贡献了他最新的思考、智慧与建议。

作者简介

曹锦清,著名社会学家。1949年生,浙江兰溪人,现任华东理工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社会学教授、博导。主要著作有《现代西方人生哲学》《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中国单位现象研究》《平等论》《黄河边的中国》《中国七问》等。其中《黄河边的中国》一书引起强烈社会反响,成为观察研究中国当下农村社会的最权威、最流行的作品,并荣获第五届“上海文学艺术奖”,2004年其英译本出版。

目录信息

增订本代前言——中华民族与中国版图001
序013
如何理解传统中国001
宋以来乡村组织重建——历史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003
民权与国族——孙中山对东西文化的思考与论述01
中国的和平传统:一个历史的考察021
和谐社会:传统思想资源及其当代启示066
论国学的可能意义100
儒学复兴之路——梁漱溟论东西文化特质128
如何研究当代中国133
论中国研究的方法135
从后发国家工业化的视角重看中国百年思潮151
当代中国国家战略176
当代中国土地制度:农民工与工业化、城市化188
四个历史观与近六十年的历史202
从“以西方为中心”到“以中国为中心”208
印度归来话中印比较212
理解中国——曹锦清教授访谈录226
如何研究中国的农村与城市235
“三农”研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237
“三农”研究的基本框架256
“三农”问题的思路与出路266
从和谐社会看“三农”问题283
社会转型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298
承包制小农与国家325
坚持土地家庭承包制,还是土地私有化353
三十年来的农村中国358
保卫我们的土地372
当代中国城市化与社会转型381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城乡关系388
扩大内需,没有简单药方407
就业问题是重中之重417
代跋一回归传统:新中国的“更化”425
代跋二中国的“天命”436
附录郡县国家: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传统及其当代挑战44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曹锦清 著:《如何认识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38元。 在“现代性”的形成过程中,资本主义、现代国家和社会科学的成长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现代社会科学的基本范式、理论视野及实证研究的范例都不可避免基于西方“现代化”的经验。与之同时,非西方的社会实践和学术...  

评分

按:本文曾以《一个农民学学者的民族关切》为题,发表于2010年7月10日新京报·书评周刊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07/10/content_124042.htm?div=-1 自世纪之交出版广为传阅的《黄河边的中国》以来,曹锦清先生已近十年未曾发表专著,但这并不代表先生耽...  

评分

还是可以看下的,嗯。 ----------------------------------------------------------------------------------------------- 最早知道曹锦清,是因为《黄河边的中国》。 学承人类学民族志的写法,势接社会调查的做法。浓墨重彩中,田园牧歌式民族志个案的渐隐和系统工程式社会...  

评分

曹锦清 著:《如何认识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38元。 在“现代性”的形成过程中,资本主义、现代国家和社会科学的成长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现代社会科学的基本范式、理论视野及实证研究的范例都不可避免基于西方“现代化”的经验。与之同时,非西方的社会实践和学术...  

评分

曹锦清 著:《如何认识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38元。 在“现代性”的形成过程中,资本主义、现代国家和社会科学的成长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现代社会科学的基本范式、理论视野及实证研究的范例都不可避免基于西方“现代化”的经验。与之同时,非西方的社会实践和学术...  

用户评价

评分

如果你也是从《黄河边的中国》过来的读者,是不是也会和我一样失望?多篇演讲、访谈的集合,优点是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作者的观点;缺点也是很明显:缺乏系统性,即使在编辑上做了技术梳理也掩盖不了。恰好同时在看周雪光的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对比中发现了差距。

评分

本来以为是研究方法论工具书,实际是作者演讲文章合集,小失望。核心观点是以中国为中心和长时段视野。中印比较一文具有启发性,中国学界愈发对当代中国的负面情况感兴趣,但是从历史纵向、国家横向看,中国的成绩仍十分突出,这对于越来越基层个案局部的当代史学者有警示意义。当然曹的很多大历史的高谈阔论,也不太受历史学专业欢迎,增订本反而增加了诸多类似内容,将黄河边中国前后的故事一文删去有些可惜,这篇仿佛曹学术生命史的访谈对于了解作者来说很是重要,不仅不该删去,放在首篇都不为过,毕竟相当多人是通过黄河一书认识作者的。

评分

以如何如何为题的书总会让我感觉到有点失望,也许是自己期望太多了吧。本书是曹老的主要观念集合,关于转型,城乡关系,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主要视角立足传统,秉持现行。倡导农民组织化,主要内容记在书上了。

评分

如果你也是从《黄河边的中国》过来的读者,是不是也会和我一样失望?多篇演讲、访谈的集合,优点是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作者的观点;缺点也是很明显:缺乏系统性,即使在编辑上做了技术梳理也掩盖不了。恰好同时在看周雪光的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对比中发现了差距。

评分

以如何如何为题的书总会让我感觉到有点失望,也许是自己期望太多了吧。本书是曹老的主要观念集合,关于转型,城乡关系,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主要视角立足传统,秉持现行。倡导农民组织化,主要内容记在书上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