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儒林传稿》研究

阮元《儒林传稿》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戚学民
出品人:
页数:475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2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37916
丛书系列: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丛书
图书标签:
  • 学术史
  • 思想史
  • 明清史
  • 阮元
  • 【思想学术史】
  • 清代
  • |明清史|
  • 學術史
  • 阮元
  • 儒林传稿
  • 清代学术
  • 传记文学
  • 思想史
  • 经学研究
  • 史学研究
  • 古代文献
  • 文化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通过研究阮元《儒林传稿》以探究清代学术史论述成型过程,透视近代知识和制度转型过程的一个侧面。选择《儒林传稿》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它具有的重要思想意义和学术价值。它是阮元的重要学术论著之一,又是清代官方正史对清代学术史的初次系统整理。《儒林传稿》的身世有不少隐秘之处,其修撰、修订和传抄刊刻等问题均有不少疑点。这些不同的版本内容各异,涉及清代官方史学的诸多方面,直接影响到清代学术史的书写。《儒林传稿》处理了清代学术史的诸多基本命题,描绘出了清代学术史的某种整体景象,具有相当水平。《儒林传稿》对晚清以来多种学术史诸多有较大的影响,是清代学术史的典型论述之一。

作者简介

戚学民,1972年生,江苏人。200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博士论文入选2005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清华大学2007年度学术新人奖。现为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学术方向为晚清史、民国史.中国近现代学术史。论文发表于《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

目录信息

绪论
第一章 因缘际会,辑纂《儒林》
第二章 汉宋调和与尊汉抑宋
第一节 清代官方学术标准:学分汉宋,汉宋调和
第二节 阮元个人学术倾向:尊汉抑宋
第三章 理学统系
第一节 《儒林传稿》对清代理学的系统记载
第二节 《儒林传稿》理学史记载的评价
第四章 经学阵营
第一节 汉学谱系
第二节 清学史图景:经学家籍贯分布
第三节 《儒林传稿》与“浙东学术”
第四节 天算畴人
第五章 二卷本《国史儒林传》
第一节 《国史儒林传》和《儒林传稿》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 《国史儒林传》的成因
第三节 《国史儒林传》改订记载的价值
第六章 《汉学师承记》与《儒林传稿》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备国史之采择
第三节 以汉学为儒学正宗
第七章 《宋学渊源记》与《儒林传稿》
第一节 取材《二林居集》
第二节 呼应《儒林传稿》
第八章 《汉学商兑》与《儒林传稿》
第一节 回应《儒林传稿》
第二节 反击阮著的儒学定义
第三节 为理学诸名义辩护
第九章 《学案小识》与《儒林传稿》
第一节 借用《儒林传稿》文字
第二节 批评《儒林传稿》的汉学宗旨
第三节 与阮元针锋相对的经学人物记载
第四节 似相反而实相成
第十章 《国朝先正事略》与《儒林传稿》
第一节 借用《儒林传稿》文字
第二节 受《儒林传稿》宏观叙学影响
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似乎太想证实阮元在《儒林传稿》中的“尊汉抑宋”倾向对清学史造成的影响,把一些褒宋之言都当成阮元掩饰尊汉的说辞,这真的是对史料的合适解读吗?嘉庆时期汉学已盛,抬高汉学本就很正常,但这是否就意味着一定要贬宋?更何况传稿里有不少清初学者是为了反对王学末流而重返程朱,阮元对他们的记述不乏褒扬,这些记载都充分考虑到学术的时代背景,怎么能说阮元一定就是“抑宋”呢?阮元对宋学的态度是一成不变的吗?这些都值得怀疑。另外,王汎森全神堂那篇论文08年就发表在中研院集刊上了,作者似乎没有看到,不知是不是我漏看了。

评分

无论是表述还是义理都不如学海堂,古典今典的功夫还是差火候。

评分

以文献为中心来研究学术史论述的发展形态,言多有据

评分

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汉宋之争……

评分

啰嗦、浅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