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曆史 陸建德 近代史 晚清 政治 文化 掌故 戊戌
发表于2025-02-02
戊戌談往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曆史敘述多裂隙,所幸的是我們或許能夠在隙縫中窺見一些建構‘史實’的動機。
編輯推薦
曆史的真相可否還原?宏大敘事對於過往的呈現也會有疏漏?細緻入微的察閱會否揭開不為人所知的許多方麵?一個時代、民族、國傢要以怎樣的心態來迴應過去?是否在正視過去的同時,也將找到審視當下及未來的方嚮?作者說:“一個偉大的國傢必須有色彩豐富的曆史記憶和滲入本能的愛國思想,不然不足以應對形形色色“分”的挑戰。我們還需要有新的想象和語言來與自己的過去對話。”
內容簡介
辛亥革命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四川保路運動。以往,學界對保路運動的研究過於依賴反對鐵路國有的宣傳材料,而忽略瞭成都紳商爭奪地方財權的動機。本書試圖揭示運動的部分真相,並指齣地方分離主義勢力與清廷必要的集權行為形成衝突,最終導緻局麵失控。自此之後,地方勢力坐大;而所謂的共和,掩蓋不瞭國傢已接近分裂的事實。辛亥革命研究應該引入新的視角,尤其應該重視列強如何利用內亂加強對中國的控製。本書還對晚清社會的腐敗現象有所關注。
陸建德 198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1983年赴英國劍橋大學留學,1990年獲劍橋博士學位。多年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2010年調該院文學研究所,任所長兼《文學評論》主編。著作包括《破碎思想體係的殘編——英美文學與思想史論稿》《思想背後的利益——政治文化評論》《高懸的畫布——不帶理論的旅行》和《海潮大聲起木鐸:陸建德談晚清人物》等。近年從事中國近代史和魯迅研究,現為廈門大學外文學院講席教授。
此書較復雜。1、關於“保路運動-辛亥革命-五四”的幾篇可同觀,作者認為官方的革命敘事是錯的,保路運動是地方團體為私吞民眾資金而與試圖建立中央集權的晚清政府的矛盾所引發,同理辛亥中的各方博弈亦屬中央樹立統一權威實施有效統治,與地方分離勢力的矛盾。2、作者持一種反官方的“批判革命”觀點,同時也反自治、鼓吹政府要有治理能力,現代轉型必須首先樹立中央權威,財政統一,避免分裂,對晚清民國的意見領袖、散沙群眾、學潮頗多嘲諷,認為其不具備法律責任意識,侈談自由。3、我覺得,曆史猶如係統,引入的變量越多越靠譜,越少越可疑,本書加入集權與分治變量,體現瞭作者的意圖,但作者未能認識到,民眾有無組織無紀律無政治能力恰是由朝廷所塑造,朝廷不給政治自由,民眾又如何習得這一能力?革命敘事固然僵化,轉求集權不亦遠乎?
評分保路運動,五四運動諸篇可讀,且作者立意較新,不同於主流,但立論非此即彼卻又粗疏,陷入一個為假設而拼命湊論點的窠臼中,未能綜閤當時時勢分析民眾何以至此,終究導緻文章為追求自洽性而墮入淺薄的陷阱。
評分近代紛繁復雜的史料,兼而讀之,需有自己的觀點及判斷
評分保路運動,五四運動諸篇可讀,且作者立意較新,不同於主流,但立論非此即彼卻又粗疏,陷入一個為假設而拼命湊論點的窠臼中,未能綜閤當時時勢分析民眾何以至此,終究導緻文章為追求自洽性而墮入淺薄的陷阱。
評分站在朝廷的角度你說的都對,可是你要反省一下你姓趙嗎?配嗎?有認識姓趙的?所謂三省吾身。形勢之形成難道是幾個士紳就能造成的?民與清廷的離心已非一日,所謂隻為蒼生說人話也,不在蜀人寫邊你還有一個來教訓蜀人?如果世界都是理性的知識分子,人人啓濛,那麼,這將是地獄,
本书的作者陆建德先生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外文系,1982年毕业后由国家教委选派留学英国剑桥大学,1990年获博士学位。回国以后,多年任职于中国社科院的外文所,2010年调文学所任所长,并兼任《文学评论》的主编。稍微对文学理论界有所了解的学人都知道《文学评论》在学界的崇高...
評分读陆建德先生的《戊戌谈往录》(北京出版社2019年5月第一版),见该书首篇《厨子于八、德国粮台、瓦赛公案》中提到“中国式想象”,感觉这个命题挺有意思,不妨借此展开说点儿什么。 这个命题是由赛金花和瓦德西的故事生发而出的。赛金花与瓦德西的故事,史家不予采信,社会上...
評分 評分本书的作者陆建德先生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外文系,1982年毕业后由国家教委选派留学英国剑桥大学,1990年获博士学位。回国以后,多年任职于中国社科院的外文所,2010年调文学所任所长,并兼任《文学评论》的主编。稍微对文学理论界有所了解的学人都知道《文学评论》在学界的崇高...
評分去年是戊戌变法120周年,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世道轮回,兜兜转转,似乎历史的脚步迈得小了些。究竟什么是五四运动,五四精神是什么,似乎是个不容易说清楚的话题。 教科书和官方的说法是:“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
戊戌談往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