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構景觀:中國當代生態藝術思潮研究

重構景觀:中國當代生態藝術思潮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社會科學院齣版社
作者:彭肜
出品人:
頁數:228
译者:
出版時間:2018-6
價格:8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5202291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生態批評
  • 中國藝術史
  • 生態藝術
  • 當代藝術
  • 景觀研究
  • 中國藝術
  • 環境藝術
  • 藝術史
  • 文化研究
  • 藝術理論
  • 可持續發展
  • 跨學科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生態藝術”是中國當代美術發展史當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思潮與現象。20 世紀 90年代以來,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的生態思想與環保運動的持續深化,中國當代生態藝術和生態主義傾嚮的藝術創作日益高漲。中國當代生態藝術中開始齣現瞭批判環境異化、尊重動物權利、剋服無限發展欲望、重建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環境公正等多重視覺主題。進入 21 世紀以來,“生態文明”問題引起瞭我國政府的高度關注並最終上升為國傢發展戰略。

本書原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2012 年度課題項目。在課題執行的 3 年過程中,本書主編在當初的課題框架之下,吸收最近幾年生態學和生態批評領域的最新的一些思想成果及中國當代藝術傢們的最新創作成果,經過反復思考及討論,確立瞭最終的寫作大綱及方案。本書作為《永恒的原鄉:中國當代生態美術研究》的修訂版,仍由兩位主編共同提齣基本思路、總體框架和寫作大綱,然後與團隊其他成員一起相互緊密閤作、分頭撰寫,並最後統稿。

著者簡介

彭肜,哲學博士,文藝學博士後。現任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藝術策展與批評活動。著有《全球化與中國圖像——新時期中國油畫本土化思潮》《此在的圖像》《鄉土的譜係》《藝術批評學》(與黃宗賢教授閤著)等專著。在《文藝研究》《美術研究》《美術觀察》《中國油畫》等刊物發錶論文多篇。先後負責主持教育部課題“當代油畫本土化思潮研究”“中國當代鄉土美術思潮研究”“中國當代生態美術思潮研究”等。在巴黎LISSUE藝術空間、北京今日美術館、深圳美術館、成都文軒美術館、四川大學美術館、天藝美術館、瞭瞭藝術機構等策劃瞭多次當代藝術展覽。

支宇,文學博士,文藝學博士後。現任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英國牛津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當代美學與藝術批評研究。著有《術語解碼:比較美學與藝術批評》《新批評:中國後現代性批評話語》《文學批評的批評》等個人學術專著,在《文藝研究》《文藝爭鳴》《讀書》《文藝理論研究》《美術觀察》等期刊發錶文藝美學、視覺藝術評論、當代審美文化研究論文百餘篇。

圖書目錄

目 錄
引論 藝術史敘事與生態話語轉型:中國當代生態美術的緣起、內涵與視覺主題◆ 1

第一章 生態學轉嚮:生態意識形態的概念內涵、哲學基礎◆ 15
第一節西方生態主義理論的思想淵源與生態主義的基本主張◆ 17
第二節 第二節 從人與自然的權力關係到人與自然的自由關係◆ 28
第三節 人類中心主義的批判與全球生態學時代的到來◆ 34
第四節 中國傳統文化的生態意識:從天人閤一的文化傳統到水墨山水的審美形態◆ 40

第二章 藝術的文脈:中國當代生態美術的話語流變與圖像轉換◆ 47
第一節 中國生態美術思潮的可能性與正當性◆ 49
第二節 從傢園夢的破滅到永恒原鄉中的大地之詩◆ 55
第三節 告彆人文激情:新潮美術運動之後中國當代美術的生態轉嚮◆ 66 第四節 從鄉土敘事到生態之思:中國當代生態美術的發展脈絡◆ 69

第三章 環境的異化:中國當代生態美術的批判之維◆ 81
第一節 城市景觀與生態變遷:中國當代繪畫的都市意象◆ 83 第二節 鄉土視閾:從人本中心到後人本主義◆ 91
第三節 化醜為美:中國當代生態美術的汙染主題與審美重構◆ 102


第四章 動物的權利:中國當代生態美術的生命之維◆ 113
第一節 眾生平等:鄉村景觀中的動物生存狀態◆ 116
第二節 軀體視角:動物與人的互看◆ 123
第三節 被剝奪的生命:現代性壓抑的隱喻◆ 132

第五章 發展的極限:作為工業文明反思的中國當代生態美術◆ 143
第一節 無限的欲望:公路、橋梁與工廠視覺意象的生態內涵◆ 146
第二節 擴張的後果:當代繪畫中的荒蕪乾涸視像◆ 151
第三節 簡約的生存:剋服發展欲望的美好生活理想◆ 156

第六章 自然之美:重建人與自然和諧關係◆ 163
第一節 人類活動對原生態的損毀◆ 165
第二節 傳統山水與生態風景的並置、雜糅與融閤◆ 174
第三節 天地之大美:非人類中心主義視野中的生態景觀◆ 181

第七章 重返自然:走嚮“以自然為本”的中國生態建築設計◆ 195
第一節 本質的迴歸:對建築的物質性思考◆ 197
第二節 城市空間的再造自然◆ 200
第三節 走齣技術至上的誤區◆ 204

結語 邁嚮天地境界與多元話語形態:中國當代生態美術的前景◆ 207
參考文獻◆ 211
後記◆ 219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