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荷兰画家,他的油画一贯采用“光暗”处理手法,即采用黑褐色或浅橄榄棕色为背景,将光线概括为一束束电筒光似的集中线,着重在画的主要部分。这种视觉效果,就好像画中人物是站在黑色舞台上,一束强光打在他的脸上。斯蒂芬尼·祖菲著的《以黑暗绘成光明(伦勃朗作品赏析)/影响世界艺术史的艺术大师》针对伦勃朗的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清楚完整的交待。完整搜罗伦勃朗的绘画作品,搭配专业的作品赏析。作品赏析皆附重要作品完整呈现,全图导览,一目了然。评论文选集单元,让读者从多样的角度看见伦勃朗不同的面貌。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有趣的科普读物,伦勃朗才华横溢到晚年破产的一生。有点遗憾的是,前面介绍生平时提到大量作品名,没配图,后面介绍作品文字说明又和生平部分重复,整合一下就好了。
评分1630年24岁的画作就已经非常注重光与暗的对比,2年后的解剖学课已然驾轻就熟,夜巡实际是描绘白天的巡逻队,晚年历丧妻丧子之痛后画作越发深沉
评分伦勃朗对光与影的运用简直绝了!每一幅画都好像一幕生动的舞台剧!
评分这本书倒没怎么说伦勃朗对光的运用,更多的强调了他粗犷的笔触,有点类似委拉斯贵支,不同于精细画,大胆的笔触更能体现情感上的冲击力。再就是被伦勃朗对儿子深深的爱打动了,画了好多儿子的成长场景。但这个世界对他真的太残酷了,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候接连遭遇丧妻丧子,可叹啊,人生为什么要经历这么多痛苦。
评分这本书倒没怎么说伦勃朗对光的运用,更多的强调了他粗犷的笔触,有点类似委拉斯贵支,不同于精细画,大胆的笔触更能体现情感上的冲击力。再就是被伦勃朗对儿子深深的爱打动了,画了好多儿子的成长场景。但这个世界对他真的太残酷了,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候接连遭遇丧妻丧子,可叹啊,人生为什么要经历这么多痛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