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文艺理论 奧爾巴赫 *北京·商务印书馆* 比較文學 文学 文论 文学理论 艺术
发表于2025-02-14
摹仿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是德国当代著名学者埃里希•奥尔巴赫(1892-1957)的经典之作。在西方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曾再版九次,被译成西方主要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作者从美学角度出发,用文学史家的眼光,对西方三千年来最具影响的经典文学作品,如荷马史诗、教会文学、骑士小说以及法国、西班牙、德国、英国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各种写实风格及其发展,做了精辟的分析。其着重于“表现严肃性、冲突性或悲剧性的尺度和方式问题”的分析方法已广为学术界所重视。
奥尔巴赫的拉丁系语文学研究,通过仔细考察语言和文学的形象化描述,指明了自罗马帝国一脉相承而来的欧洲各民族文化的各自特点和发展,对欧洲从古代史诗到现代长篇小说的艺术革命中人类的自我认识提供了全方位描述。
埃里希•奥尔巴赫(1892-1957),德国著名学者。在1923年到1929年之间,奥尔巴赫在柏林的普鲁士国家图书馆任职。正是在此期间,他增强了他所掌握的语文学专业才能,完成了两部重要著作,一部维柯的《新科学》的德语翻译,一部关于但丁的创造性的专著,题为Dante als Dichter der Irdischen Welt ——这本书于1961年以英语面世时,题为《但丁,世俗世界的诗人》(Dante, Poet of Secular World),原作中关键性的Irdischen一词,或称为现世的(earthly),只是不完全地翻译成具体性相差甚远的secular。奥尔巴赫终其一生对这两位意大利作者全神贯注,这突显了他的注意力明确、具体的特征,由此不同于那些当代批评家,他们宁愿要含蓄、暗示的东西,而不是文本实际说明的东西。
历时14天终于完成,收获颇丰。准备放在手边随时查阅。
评分它更像一本社会心理著作,探究某一类型的作者或是他的同代人对人物的观察方式,对时间概念的把握,对命运、人性等宏大主题的理解角度等等
评分历时14天终于完成,收获颇丰。准备放在手边随时查阅。
评分一次次似乎捕捉到了作者思路,又一次次陷入到盲区中……越读越忧心自己的浅薄。
评分一次次似乎捕捉到了作者思路,又一次次陷入到盲区中……越读越忧心自己的浅薄。
奥尔巴赫《摹仿论》第十三章讲到了莎士比亚戏剧,这是非常精彩的一章,除了继续在莎翁的戏文中阐述此前提出的“文体混用”原则外,他还进一步从“混用”中辨析出了一种近现代产生的创作美学:多余——它的同义词是文本中那些“没用的”、“无关紧要的”、“删掉也可以的”叙事...
评分王炎老师花了整整一学期讲这本书,饱含深情地表示这本书塑造了他对文学研究的认识。虽然奥尔巴赫宏大叙事的语文学阐释方法已经逐渐被微缩历史的研究范式所湮没,这部鸿篇巨制却仍然不失为欧洲文学史的撷珍(想来有不少研究方法,如钱钟书先生锥指管窥的漫谈,如上世纪80年代盛...
评分 评分奥尔巴赫《摹仿论》第十三章讲到了莎士比亚戏剧,这是非常精彩的一章,除了继续在莎翁的戏文中阐述此前提出的“文体混用”原则外,他还进一步从“混用”中辨析出了一种近现代产生的创作美学:多余——它的同义词是文本中那些“没用的”、“无关紧要的”、“删掉也可以的”叙事...
评分被引用的奥尔巴赫 ——《摹仿论》的比较文学意义 郝岚 (本文已发表于《外国文学研究》2015年第3期,转载请引用) 论文摘要:奥尔巴赫的《摹仿论》被现代文学批评广泛膜拜和征引...
摹仿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