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堂审案

坐堂审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英]佩妮·达比希尔(Penny Darbyshire)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韩永强
出版时间:2018-7
价格:16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9682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英国
  • 法律
  • 法学
  • 法律史
  • 法社会学
  • 英国研究
  • 新书记
  • 司法制度
  • 古装小说
  • 推理小说
  • 悬疑小说
  • 司法故事
  • 清代背景
  • 古代生活
  • 人物对白
  • 情节紧凑
  • 正义审判
  • 智慧对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通过直接、亲身观察英国各级法官的日常工作,以引人入胜和极富有启迪性的方式研究了英国境内法官的实际工作方式,展现了法官们的日常工作情况,他们的遭遇、压力与紧张,以及他们对其职责的态度及其应对司法职责的方式;也展现了英国司法界存在的令人担忧的一些问题。总之,本书客观呈现 了英国法官们的现代审判经历、教育背景、培训和职业生活、法院和司法界的现状,揭开了法官们的神秘面纱。

学者推荐:

这是对各层级法官的一项了不起的人文研究。作者同情地描述了法官们的工作条件、面临的压力以及判案过程。这本有时候似乎是在揭短的书突出了可能经常被忽视的一点:审判是人的行为。本书也提醒我们,身处一个高质量和诚信的司法系统是多么幸运。作者成功地使审判活动与司法界不再神秘。我希望其他人追随她的脚步,让公众进一步理解法官们做了什么以及他们这么做的原因。

——克兰斯顿(Mr Justice Cranston,FBA) ,时任高等法院法官,英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

本书的内容涉及法官的自我认知和社会形象、出身背景、入职门槛、职业构成、家庭生活圈和社交关系网、各种类型审判工作的案件负荷、法官与律师以及陪审团之间的互动、巡回办案和上诉审、法院餐厅里的花絮等。作者描绘的美国法院众生态,有具体情节,有心理刻画,比小说还要引人人胜,同时始终保持了学的客观性、平衡感、精确度,得到了作为研究对象的法官本人以及法学界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

……

通过达比希尔教授的精彩作品,中国法官也许能在英式法袍和假发的背后找到某些同病相怜之处,有关当局也许能为以庭审为中心的讼制度改革找到活生生的参考材料或者解决人性难题的灵感。

——季卫东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法社会学研究中心主任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佩妮•达比希尔(Penny Darbyshire),法学教授,法社会学博士。自1978年以来任教于英国金斯顿大学(Kingston University)。现为法社会学研究会会员、英国法学会(SLS)会员、美国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伦敦法学中心兼职教授。曾在英国苏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兼职任教。1992年和1993年曾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做访问学者、任讲师。2005年在剑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Wolfson College,University of Cambridge)做访问学者。

译者简介:

韩永强,英语文学学士(华中师范大学)、法学硕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学士(英国伦敦大学)、法学博士(英国阿博丁大学,创立于1495年)。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银行与金融法中心兼任高级研究员(Senior Research Fellow)、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保险法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中国保险法学研究会理事、瑞士一奥地利-德国联合资助研究项目“再保险合同法原则”起草委员会学术委员、“欧洲保险合同法原则”重述项目组观察员。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做博士后、任研究员。2014年初从英国毕业。回国后曾经在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全职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民商法(尤其是保险法及其与债法的交叉),对法社会学也有浓厚兴趣。有保险法英文专著和编著各一部分别于2016年和2018年在英国牛津出版。在《中国社会科学》、《现代法学》、《法学》、《民商法论丛》、《保险法评论》、Insurance Law Journal(澳大利亚)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二篇及译文两篇。译著有《风险与法律理论》(独译)、《美国保险法案例与资料》(第二译者)、《自由的伦理》(第三译者)。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导言
研究目标
研究方法
本书的性质以及前人研究的情况
本书结构
第二章 法官的形象
法官形象的要素
对法官形象的掌控:无用功
法官界就其形象的自我认识
对法官有好评吗?
结论
第三章 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法官身出何处?
人口学信息
中小学和大学教育
专业/职业资格
为什么学法律?
社会阶层流动性
法律生涯
职业生涯履历
法律界非主流群体的经历
结论
第四章 法官之阶的第一步:成为兼职
法官有争议的选任制度
是什么让这些律师去尝试做审判?
选任的经历
坐堂审案感觉如何?
结论
第五章 成为女王陛下的法官
他们最早啥时候想成为全职法官?
主动邀请
新时代法官经历的岗位竞聘过程
结论
第六章 培训
初始培训经历
对证据和程序的初始了解
对全职法官的培训
继续教育(在职教育)
当前的培训提供
结论
第七章 法官的职业性格
职业性格
出身家庭背景
职业与法律界的社交
负面案例——过时的法官
招录标准
剔除与社会化—让新人达标
让法官们不越线
“司法品质”:法官职业性格的成分
当法官对个人的影响
外部世界里的法官:当法官的社交影响
家庭生活
法官的特点
与公众的交流
结论
第八章 刑事业务:治安法院地区法官
背景、样本和研究方法
工作负荷
波西亚、盖伊、波尔三位法官的不同世界
少年法庭—眼不见心不烦
成年人刑事法庭审判:别糊弄地区法官
法院使用者
与业余法官的关系
法律顾问
一群被忽视的法官
结论
第九章 刑事业务:王冠法院的巡回法官
样本和方法
幸福的法官:工作负荷
工作周与工作日:把案子往前赶
与彼得•玛修斯法官在一起的四天:等候中的法官
法官的管理工作、关心职责及其他法庭外工作
审判:莫蒂默法官处理死亡案件
审判的脆弱性和法官的“裁判员”角色
法官与公众
律师
量刑
结论
第十章 法官与陪审团
对法官的培训
提问、做笔记、向陪审团澄清事项
审前小结、书面指引、总结、审理记录文本
帮助陪审团、陪审员福利、免除陪审义务
法官如何评价和对待陪审员?
结论
第十一章 郡法院的民事业务
法官及其工作
与莎士比亚法官一起的四天
案件管理文书与案件管理听询
初审
民事程序中的无律师当事人与“麦肯锡之友”
不高兴的女子单身告别会
讼棍
处理债务纠纷案
判决和上诉
律师和民事法官
法官们对伍尔夫改革和替代型争议解决机制的评价
结论
第十二章 家事法官
家事法官与家事案件的分派审理
家事裁判的本质—局外者的观察
常规业务:郡法院的办案文书
拖延、混淆与超量工作
高等法院处理涉及死亡的案件
精神特质与对真实世界的调查
结论
第十三章高等法院的业务
高院法官及其工作
主任法官
巡回审业务中的杰宁兹法官
高等法院王座部审判业务的广度
更多的无律师当事人
律师
巡回审案和法官小舍
结论
第十四章 上诉法院
审判工作
管理工作
研究样本内外的法官
工作负荷与智识刺激
被律师“糊弄”
无律师当事人的最后机会
上诉法院民事部的合议与判决的形成
关键的成文法解释
解决司法不公的个案
受管控的上诉—复杂的事实和法律
民事单一判决趋势
民事判决是怎么样作出的?
同事之间的协作融洽
我没时间写一份短判决书”
结论
第十五章 从上议院法爵到最高法院大法官
不为公众所知
背景
前人的著述
本研究
按才配位—合议庭人员的选定
枢密院—帝国遗风
(上议院)上诉委员会
全面审理
律师
司法助理
判决的形成
单一判决与清楚
英国最高法院的情形正在发生改观吗?
在顶层法院的感觉
2005年对法爵的四天观察
最高法院—2009年12月
国际化
“不讲政治”的自我形象
结论
第十六章 法官眼里的法官
层级
升职
法官的社交与工会
餐室里的政治
女性
结论
第十七 章行业之器
简介
法院建筑
法院员工(辅助人员)
信息技术和视频连接设备
其他机构与律师
政策与计划
工作条件
结论
第十八章 2011年之后的法官世界
重现的主题与2011年的法院状态
为什么继续当法官?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句话的标题足以概括本书的全部内容。 我对社会学的研究方式、手段完全不了解。这本半专著型的著作,就是一位年轻的社会学研究人员,挑选了77位英国法官,各级别、各类法院、不同性别年龄出身的法官各来一勺子,对其中40位进行了观察,对剩下37位,拿着一个访谈问题清单,挨个...

评分

一句话的标题足以概括本书的全部内容。 我对社会学的研究方式、手段完全不了解。这本半专著型的著作,就是一位年轻的社会学研究人员,挑选了77位英国法官,各级别、各类法院、不同性别年龄出身的法官各来一勺子,对其中40位进行了观察,对剩下37位,拿着一个访谈问题清单,挨个...

评分

一句话的标题足以概括本书的全部内容。 我对社会学的研究方式、手段完全不了解。这本半专著型的著作,就是一位年轻的社会学研究人员,挑选了77位英国法官,各级别、各类法院、不同性别年龄出身的法官各来一勺子,对其中40位进行了观察,对剩下37位,拿着一个访谈问题清单,挨个...

评分

一句话的标题足以概括本书的全部内容。 我对社会学的研究方式、手段完全不了解。这本半专著型的著作,就是一位年轻的社会学研究人员,挑选了77位英国法官,各级别、各类法院、不同性别年龄出身的法官各来一勺子,对其中40位进行了观察,对剩下37位,拿着一个访谈问题清单,挨个...

评分

一句话的标题足以概括本书的全部内容。 我对社会学的研究方式、手段完全不了解。这本半专著型的著作,就是一位年轻的社会学研究人员,挑选了77位英国法官,各级别、各类法院、不同性别年龄出身的法官各来一勺子,对其中40位进行了观察,对剩下37位,拿着一个访谈问题清单,挨个...

用户评价

评分

英国女教授在2002-2009年间,对77个英国各级法院法官的调研报告。很贴地气,对法官的日常生活、审案前后、人际交流、发展前途等,进行了很好的描述。不过,这种法社会学代表性强吗?毕竟只有77个呀,管中窥豹!

评分

研究性较强,对于不了解英国司法制度,尤其是各法院之间关系的我来说,读起来有些吃力

评分

研究性较强,对于不了解英国司法制度,尤其是各法院之间关系的我来说,读起来有些吃力

评分

研究性较强,对于不了解英国司法制度,尤其是各法院之间关系的我来说,读起来有些吃力

评分

英国女教授在2002-2009年间,对77个英国各级法院法官的调研报告。很贴地气,对法官的日常生活、审案前后、人际交流、发展前途等,进行了很好的描述。不过,这种法社会学代表性强吗?毕竟只有77个呀,管中窥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