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我罪我,让天下后世评说,我梁启超就是这样一个人而已。”
在《三十自述》里,梁启超曾这样描述自己出生的时代背景:“余生同治癸酉正月二十六日,实太平天国亡于金陵后十年,清大学士曾国藩卒后一年,普法战争后三年,而意大利建国罗马之岁也。”然而生在这“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大时代里,也注定了其一生的跌宕起伏。
本书以梁启超的一生经历为纵轴,以梁启超与康有为、袁世凯、严复、孙中山、杨度、宋教仁、蒋百里、胡适、徐志摩等人的交往为横轴,以点带面、以人带史,以宽广的视野和宏大的格局讲述了晚清民初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同时也以梁启超为中心再现了时代大变局中一代知识分子的担当、求索和彷徨。
1882年 梁启超刚满9岁,他的祖父和父亲就决定让他到广州去考秀才 1884年冬 11岁的梁启超第二次到广州应试,中了秀才,补博士弟子员。 1885年 梁启超以秀才的资格进入当时广州著名的学海堂读书。 1889年 梁启超踌躇满志地参加了广东的乡试,结果是一举中的,榜列第八名举人。与主...
评分在当前的语境下,怎么能够证明这本《梁启超传》是所谓83年来最客观、最详实的梁启超传记?难道只是因为83年以来梁启超一直以来被人们低估?梁启超当年的很多观点今天证明很有道理,这本书怎么可能一一概括?像他这样生前触角涉及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其传记怎么做到所谓所谓83...
评分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2-10/06/content_377321.htm?div=-1 梁启超1900年的诗作《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就提出“四大自由”,比被普遍认为是该说法首创者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早了40年;1902年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他首次提出“中华民族”一语;同年的...
评分1882年 梁启超刚满9岁,他的祖父和父亲就决定让他到广州去考秀才 1884年冬 11岁的梁启超第二次到广州应试,中了秀才,补博士弟子员。 1885年 梁启超以秀才的资格进入当时广州著名的学海堂读书。 1889年 梁启超踌躇满志地参加了广东的乡试,结果是一举中的,榜列第八名举人。与主...
评分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者 评《梁启超传》 这套《梁启超传》细细读下来确实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而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不能更深入地认识自己所敬仰的梁任公,更贴近时代背景去解读任公的思想感到一丝愧疚。“文字收功,神州革命。生平自许,中国新民。”这幅胡适之送给梁任公的挽联,...
依据史料,内容全面丰富介绍了梁启超先生的研究、工作和生活。通过从康有为到徐志摩14位人物,将梁启超先生的思想和经历展现。唯一缺憾的是里面的用图不清晰和部分文字应该是校对的不够严谨。
评分梁启超真的朋友多,敌人也多。
评分梁启超传,深度了解梁启超的一个渠道~
评分一直对梁先生很崇拜+好奇,读了这本书后,这两种感情不减反增了。
评分按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