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心理学 哲学 成长 关系 我想读这本书 经典 感悟 外国文学
发表于2025-02-10
我与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每个人都生活在双重世界中:一个是“我与它”的世俗世界,一个是“我与你”的灵性世界。
在“我与它”的世俗世界中,我们与他人,与万事万物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北大中文系的钱理群教授讲过一个故事,他上课时,有一个学生每次必定坐在第一排,对他的授课频频点头微笑,于是,他对这个学生产生了好感,并经常交流。就在他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可造之才”时。这个学生突然提出一个请求,说自己正在申请美国常青藤名校,希望钱教授可以帮忙写推荐信。
钱教授欣然答应,可是当他把推荐信交给那个学生后,这个学生从此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再也没来上他的课,也没有私下里找他讨论过问题,到这时,钱教授才明白这个学生与他建立关系的目的。他将这种人称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是生活在“我与它”的世界中,他们在与别人建立关系时,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功利性,而目的达到后,关系也就中断了。
与之不同,在“我与你”的世界中,“我”将带着自己的全部存在与“你”的全部存在相遇。这种相遇是全身心、毫无隐藏、真诚的交流。当我们敞开心扉,不带任何企图与世界相遇时,这既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治愈,它可以治愈物欲横流,以及由此带来的紧张、焦虑、抑郁和恐惧,让我们在生活之中,却活在了生活之上。
马丁·布伯(Martin Buber,1878—1965),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家庭,被列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而他最重要的著作,就是这本《我与你》。
马丁·布伯的哲学总体上可以视为“关系本体论”,即世界的本质不是宇宙万物之“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与你”之间的关系。
关系是世界的本质,这一观点对心理治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心理剧疗法的创始人雅各布·莫雷诺,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完形疗法创始人皮尔斯等,他们的疗法本质上都是在实践马丁▪布伯的哲学。
为哲学点赞
评分油腻的序言导读真给这本书掉价。
评分武志红的傻逼导读毁了整本书
评分翻译略弱但表达方式非常有智慧
评分因为这本书,重新登陆了豆瓣。回看过去那个沉沦于“它世界”而渴望“我-你”关系的自己,不免唏嘘,庆幸自己熬了过来,如今虽然仍是浮浮沉沉中看不清方向,至少心慢慢沉静下来,或者,更严谨地说,那种偶尔的难得的沉静可以越来越多地体验到了。2010年,曾无限逼迫着自己去顺应“它世界”里的职场规则,试图去经营一个被权威认可和赞赏的“假自体”,同时异常拧巴地通过当时并不自知的“我-你”关系通道和同为病友的@火星的猪妖维持联结和共鸣(公司封锁了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我们于是只好诉诸豆邮,现在看来,那些交流也因此得以保留和重温,也不失为一件幸事)。 如今知道,“它世界”和“你世界”虽然彼此迥异,却并非互相排斥,完全割裂。我也可以同时以“自由生命体”的我和“人格体”的我方式去经验,去寻找,去实现。
就像是和一位最好的牧师的会面,也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没怎么读过哲学书,看见那拗口的句子就头疼的我,能看这本被武志红老师称为“翻译及其晦涩”的书且喜爱它,我也诧异。 原来,从前以为一定的事情,是可以变不同的。 一向不喜欢背定义,或许因为这个,对哲学中诸多名词甚...
评分1.马塞尔·普鲁斯特 感官主义者:非意愿记忆;非意愿记忆是一种身体记忆,意愿记忆是一种大脑记忆。 2.吉尔·德勒兹 无器官身体与生成:大脑/身体的反逻各斯。 3.夏目漱石 《草枕》:非人情—“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 4.费尔南多·佩索阿 阿尔伯特·卡埃罗:感觉主义。 ...
评分名副其实的好书。此书的德文版发表于1923年,主题却是今天学术圈中反复讨论的问题——关系。翻译得很好,语言简洁又充满了哲学味道,引来阵阵思考。第一次借到的是三联书店1986年的版本,黄黄的书页中印下了时光的记忆,读起来很有怀旧的感觉,等到看2002版的时候,就没有这么...
评分 评分作者:马丁·布伯 译者:陈维纲 出版社:三联书店 数月前,在《中国摄影》杂志上看到吕楠的数幅关于西藏的照片,我感动得流下泪来,这是2004年开始玩摄影来,第一次有这样的体验。 接下来再看专访,中间一个细节说,吕楠一个人在西藏的十年时间里,一直随身带着一本...
我与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